後悔。再說他也想試試自己的身手,在大山裡不知外面別人的水平,天天被秦嶺那個變態虐,早長了一身鷙氣,他不信在同齡人當中除了秦嶺自己還會輸給誰。

扔掉手中棍,一正坤了坤衣衫。“你空手,我也空手,請!”眼神盯著青年充滿挑戰。

青年從小在少林寺學武,可以說是俗家弟子。這幾年四處比武鮮有敗績,因體闊腰圓,在最近兩年的各地比武大賽中博得“不倒翁”稱號,其實力可見一斑。現在在首都燕京打算進入影視圈發展,近期一部《少林寺》在原址取景,青年做為客串演員又回到這裡。今日無聊便和幾個同期師兄弟出來瞎逛,見有熱鬧便擠進來圍觀,起初看到那個俊朗青年用頭磕磚來博眼球他就想笑,那樣的把式少林寺呆夠六年畢業的都行,後來看到他兩套拳耍的有板有眼,虎虎生風,這才收起了輕視之心,沒有十來年如一日的苦練達不到那麼嫻熟。再後來就聽到那個瘦猴一樣的叫囂上了火,做為少林寺長大並因它揚名的新一代有為青年,青年對少林寺充滿感情,容不得任何人對他的不敬,於是當場叫停走了出來。

第十七章 賣藝(3)

人生就是由許多偶然的場景銜接起來的,沒有火車站的鬧騰就沒有慌不擇路的逃亡,沒有逃亡就不可能發生坐錯火車,而不坐錯火車又怎能跑到這麼一個和少林寺發生瓜葛的地方從而和少林寺新一代有為青年大打出手。這些偶然的事件在當時誰又會知道會對後面的人生造成多大影響?

王一正對於挑戰躍躍欲試,綽號“不倒翁”的青年胸有成竹。同一個年齡段,同一檔次的切磋瞬間拉開。面對王一正微微含笑的一個“請”字,青年感到氣勢上落了下乘。一個掂步,蘊含三分力道的一記長拳當胸擊出。青年存了試探之心,一怕出手太重重傷了這個賣藝的,二來腳下使出的是少林入門功夫“練步拳”,“練步拳”講究腳步的靈活,所以縱使那一記“通臂奔山”落空,腳下也有退路。而一正和他的心思不同,出於對自己手上功夫的自信,兩腿略分,重心下移,左手剛猛擊出,以拳對拳,來了一記生猛對抗。一個存三分力道出拳試探,一個蓄勢發力,所以出現了詭異的一幕。體型壯碩,渾圓,號稱不倒翁的近二百斤壯漢一拳擊出竟被硬生生彈回,左腳邁出的掂步由跨前一步變為後退一大步支撐重心。而相對偏瘦的王一正卻如釘在地上一動未動,還保留著擊出姿勢並未收拳。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圍觀的大多是普通百姓,看不出其中的巧妙,以為那個賣藝的有多剛猛,一擊之下竟能擊退體型大於自己很多的雄壯青年。平民百姓心中大都有一種理想化的俠義情節,都喜歡看到以弱勝強,看到體弱的反而擊退體型巨大的“不倒翁”,齊齊喝彩,還一浪高過一浪。

“不倒翁”收腳站定,心裡的估慮徹底放開,改換拳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使出了自己擅長的防守型打法,穩紮穩打,步步緊逼。牽線手,又名猿手,左右手作迴環互攔勢,一旦敵方被自己近身只有拼體力纏鬥。在以往的比賽中,靠自己強壯體魄,出色抗擊打能力,一般被青年近身的只有被虐的份。

一正也收起了第一拳出拳時那種雄霸無匹的剛猛,改為以身法靈活迎戰。起、落、進、退、反、側、收、縱,始終遊走於青年身側。或一擊即閃,或避而退讓,大山中實踐出來的身影堪比猿猴,讓周圍圍觀群眾大開眼界。

“不倒翁”不愧為少林寺新一代有為青年,大小洪拳,羅漢拳,七星拳,金剛拳無不走的剛猛路子,大開大合,霸氣無匹。一正的步伐也同樣犀利寸步、踮步、過步、快步、前步,步步都與青年拳影堪堪擦過,讓圍觀的人群無不捏了一把汗。中間兩人實打實對抗了幾記,平分秋色。

現實生活中,並不是事事都要分個勝負高低。給雙方一個臺階,互留一步退路,好多事往往就是握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