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李奇這事辦的,真是太合宋徽宗的心意,堪稱完美,既打壓了士大夫,維護了皇權,又沒有打破這個傳統,力度掌控的是不多不少,以至於宋徽宗忍不住的讚許的瞧了李奇一眼,心裡對李奇是更加的器重了,這小子實在太懂事,太明白朕的心意了。但是這話可不能明言,輕咳一聲,轉移話題道:“近日許多大臣都上奏,由於近年來我國戰事連連,導致糧價一路高漲,於國於百姓即位不利,朕也甚感擔憂。不知諸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該是我收回最後一份報酬的時候到了。李奇嘴角勾出一抹詭異的笑容。(未完待續。。)

第八百一十章 新秩序(求月票)

縱使李奇將商業說的天花亂墜,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糧食始終是古代王朝的根本,沒有那個王朝敢輕視這一點,可見糧食的重要性,而且糧價也直接影響物價,甚至於整個經濟體系。

商務局已經爭取到了調控貨幣的權力,但是,如果商務局不能掌控糧價,那麼就根本無法對於全國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然而,由於宋朝並不抑制土地兼併,導致地主的土地越來越多,換而言之,也就是他們能隨意炒高糧價,又再加上之前王安石變法失敗,更是讓這一現象加劇,特別是那青苗法,本來是一個改革的重點,於國於民都極為有利,但是由於執法不當,利息過高,導致各地官府以高利貸的形式強制百姓向朝廷貸款,結果百姓還不起這利息,只能將土地抵償給地主,以至於地主手裡的土地是急劇增加,這真是好心辦了壞事。

即便是對於朝廷,那也是極為不利的,很多官僚主義,官官相護,趁著朝廷急需糧食的時候,以次充好,高價敲詐朝廷,導致國庫空虛。

其實不光是李奇,凡是變法之人,都會對糧食出手,這是不能避免的,這也是變法能否成功的關鍵,但凡涉及到糧食,那麼就是朝中大臣的必爭之利,不過,無論如何,李奇一定得做到的這一點。

所以,他將此設為自己重新上任的必須條件,他以此為藉口,逼迫宋墨泉這些保守派,率先提出糧價的問題,如此一來,就減少了很大一部分阻力,那麼他就能做到遊刃有餘。

宋墨泉率先站出來道:“啟稟皇上,微臣以為朝廷應當下達命令。嚴格控制糧價,一定得阻止這勢頭。”

“皇上,此舉萬萬不可。”

黃信仁急忙站了出來,道:“如今正是我國農業恢復的時期,若是強行限制糧價,那無疑會損害農民的利益,會減少農民耕種的積極性,再加上經濟使的經濟建設,微臣恐會加劇農民向商人的轉移。”

李奇聽得暗笑,好你個宋墨泉。竟然也給我玩起了雙簧,那就看誰玩得過誰吧。

顯然,宋墨泉是有意為之,其實李奇並沒有讓他這麼說,他之所以這麼說,無非就是給其餘保守派一個反對的藉口,先就把李奇的話給堵死,以來阻擊李奇向糧食伸手。

宋徽宗皺眉道:“黃愛卿言之有理,若是朝廷強行降低糧食。恐怕會引起農民的不滿。”他說著目光一瞟,又落在了李奇身上,道:“李奇,你身為經濟使。此事與你也有些關係,你如何看?”

李奇笑道:“微臣以為宋學士和鹽鐵使的話都非常有道理。不過,微臣以為當今最重要的不是糧價,而是提高國家對於糧食的儲備。這幾年來,軍隊年年出征,糧倉空虛。該是時候補充糧倉了,假如朝廷今年糧倉充裕的話,那麼當初鳳翔也就不會出現那種情況了,而且,只要國家儲備了足夠的糧食,那麼糧價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宋墨泉聽得雙目一睜,暗道一聲糟糕,又上了這小子的當,原來這糧價只是一個引子,真是讓人防不勝防啊。

宋徽宗點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儲備糧食乃是國家的頭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