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那不知你有何計策?”

李奇道:“如今青苗法剛廢不久,朝廷又沒有拿出一套完善的農業法,以至於在農業方面冒出了各種莫名其妙的苛捐雜稅,微臣甚感擔憂,於是最近在家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套的新式常平倉制度。”

這常平倉是中國古代政府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定的糧倉。主要是運用價值規律來調劑糧食供應,充分發揮穩定糧食的市場價值的作用。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不僅使朝廷儲藏糧食的大谷倉一太倉和甘泉倉都充滿了糧食,而且邊郡地方也,倉廩充盈。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這一措施,既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宋徽宗哦了一聲,道:“你且具體說說。”

“是!”李奇道:“關於常平倉,相信各位比我都要清楚,那我就不多說了,我這是一種新式的常平倉,就是由朝廷按照一定的供應條件和價格條件,向廣大的田主發放以糧食作為抵押的貸款,但是這種貸款是一種具有鼓勵意義的貸款,是不能追加貸款人的補償。也就是說,當糧食豐收,市場糧價下跌時,田主可選擇歸還朝廷糧食,朝廷不得追求其中的補差價,這樣農民就不至於虧本,谷不賤買,糧價自然不會下跌,而朝廷又能很好的以此儲備糧食;當糧食歉收,市場糧價高於貸款時的價格,農民就可以在市場上出售糧食,獲得一定的利潤,然後歸還朝廷貸款和利息,不會傷害的農民的利益,朝廷又能獲取利潤,還能以豐收季節所獲得的糧食來宏觀調控,避免有人囤糧估價,一舉三得。更為重要的是,此法能夠鼓勵農民耕種,又能很好保護他們的耕地,不會被人兼併。”

蔡京聽得眼中一亮,但又覺得驚訝,道:“這………這是你想出來的?”

我當然沒這本事,都是書上教的,不過此時只能算是我想出來的了。李奇笑著點點頭道:“不才,正是在下想出來的。”

蔣道言道:“可是若百姓無能力歸還,那該如何處理?”

李奇笑道:“蔣御史,做生意本來就是有賠有賺的,誰人規定朝廷做生意就一定得賺錢,那麼這對百姓而言也太不公平了吧。朝廷若不想賠錢,自然得幫助農民改善環境和條件,只要農民賺錢了,那朝廷也就賺了。你不能說,朝廷就不能虧本,老百姓還不起錢。你就得奪人屋,搶其妻,這絕不是生意之道呀,假如碰到天災,朝廷不一樣得無償賑災。”

蔣道言被李奇這一番搶白,哪裡還有話說。

黃信仁笑道:“此法雖說是常平倉,但是卻與當初王安石的青苗法有像似之處,然而,當初的青苗法卻成為很多人斂財的工具。關鍵就在於這借貸上面,很多地方官吏都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而且隨意提高利息,加上很多官吏為了邀功,額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無疑空談,可操作性不大,這也是青苗法停止的根本原因。”

李奇呵呵道:“黃大人真是字字珠璣,可是,當初只能怪王安石賢相自己施行不當。想的太過簡單,才造成那種局面,此乃其咎由自取。”

蔡攸淡淡道:“如此說來,經濟使似乎有辦法阻止這一情況出現?”

李奇笑道:“凡是人為的局面。都是能夠阻止的,難道現在各地就沒有這種情況嗎?我看不然,這關乎制度的完善,而非常平倉這種方法。

所以。完善制度才是變法可行性的保證。朝廷可以將這份差事交給四個部門,相互制衡,首先由朝廷中央機構比如三司、商務局、門下省等部門根據各地的情況設定各地利息。這利息的設定也是當初王安石賢相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由於各地的情況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