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價換得最多的利益。雖然我不敢保證金國就一定會對我大宋出兵,但是面對如此巨大的利潤,難免金國不會動心。”(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求推薦。。。本書的vip群號,331912736

第七百七十五章 貨幣在手,天下我有

(本書的vipqq群號331912736,正版訂閱的讀者可進。 )

宋徽宗即位以來,因為對西夏是勝多敗少,所以他不懼怕西夏,但是金國的強盛,他還是瞧在眼裡的,心裡多多少少也有些懼怕,聽到李奇此番話,心裡開始有些打退堂鼓了,漸漸偏向了主和派這邊,但也沒有表露出來,道:“那依愛卿之言,應當如何?”

李奇笑道:“其實微臣以為,如今我們不但不能出兵西夏,反而得籠絡他,即便要懲罰西夏,也並非一定得出兵,還有很多種辦法。”

眾人聽得一愣。

宋徽宗皺眉道:“此言何意?”

李奇道:“金國如今還佔領雲州等地,倘若我們進攻西夏,別說金國出兵與否,就他拿這事為藉口,拒絕歸還我們雲州,那也夠咱們喝一壺的了。另外,西夏向金國稱臣,等於金國同時扼制住了我們西北與北方的兩處咽喉,形成了一個半包圍圈,若以一敵二,咱們很難取勝,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破壞他們之間的聯盟,以求達到相互牽制的目的,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得到喘息,大力發展軍事和經濟,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內,先富國、強國,再圖其它。”

宋徽宗眯著眼,若有所思道:“攘外必先安內。”

其實這句話也就是宋王朝百年以來的中心思想,也一直持續到南宋的滅亡。

李邦彥道:“可是要破壞金與西夏的關係,談何容易啊!”

李奇呵呵道:“事在人為嘛。”

宋徽宗笑道:“你又有何良策?”

李奇道:“皇上,各位,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軍全殲西夏一萬兵馬,而他們卻隱忍不發,反而退而求和?”

童貫呵呵道:“這可得歸功於經濟使妙計揚我大宋軍威,嚇退了西夏大軍。”

李奇搖搖頭道:“這只是其一。最主要的還是,若是西夏敢來真的,那麼西夏必亡矣。其實西夏這幾年接連征戰,又援助遼國,以至於內部空虛,他們如今根本沒有資本再打持久仗了,一旦發生了持續而又伴隨著巨大損耗的戰爭,那麼都不用咱們出馬,西夏百姓第一個就不會幹了,到時內憂外患。西夏就難逃亡國的厄運了。”

宋徽宗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們若是趁機進攻西夏,那豈不是必勝無疑。”

李奇點頭道:“理論上的確如此,但是金國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且不說金國會不會出手,即便不出手,咱們這一仗打下來,也是弊大於利。”

頓了頓,他拱手道:“皇上,請恕微臣說句不得當的話。西夏內部空虛,我大宋又何嘗不是如此了,先有方臘作亂,壞我江南。後有出兵北伐,國庫吃緊,兩者加起來,即便是我大宋。也感覺很是吃力呀。當然,瘦死的駱駝兀自比馬大,要打消耗戰。西夏也不是咱們的對手,但如此一來,我們對於金國而言,可就是此消彼長,金國本就在軍事上強於我國了,要是財政上再領先我國的話,我們對於金國就完全處於被動的地位了。所以,還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蔡京道:“老臣也贊同經濟使之言,我大宋與西夏交戰不下於百餘次,但每次都是功虧一簣,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當時的遼國,那時候每當關鍵之際,遼國就向我大宋施壓,以至於我大宋不得不退兵,雖然金國已經取代了遼國,但老臣估計他們同樣會採取這一策略。”

李奇笑道:“其實西夏這個國家的存在本來就是一個錯誤,想要滅它,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