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留在北方(第1/2頁)
章節報錯
膠州,楊曦軒接到訊息的時候,張旻已經整軍向郯縣進攻,這是繞過惠州最佳攻打冀州的路線。
張旻炸京城的舉動,讓楊曦軒的朝堂沉默許久,京城被摧毀了,一切都要重新建設。
楊曦軒不在意皇宮,他住哪裡都行,他在意的是京城百姓,多少百姓幾代人的家沒了,從此逃離京城?現在京城還有多少人口?
楊曦軒的臉寒若冰霜,亂世八年,北方還剩下多少人口?
明琛等官員上前請命北伐,口號也響亮,“懇請皇上北伐,解救黎民百姓,還天下太平。”
楊曦軒站起身,雖然不是他選定的北伐時機,然世事難料,現在不得不北伐,翼州和尞州不能丟,“諸位與吾平天下,救黎民。”
眾位大臣血液沸騰,終於等到北伐之日,“臣等領命。”
相對於楊曦軒年年儲備糧草,張旻就不夠看了,張旻攻打郯縣以快為準,一旦拿不下郯縣,不僅有損大軍士氣,還供給不上糧草。
雖然張旻攆走了胡勒赤那,然依舊需要大量的兵馬駐守,以防胡勒赤那反殺回來。
而且夏日沒剩下多少了,進入秋日就要為冬天做準備,張旻可沒有足夠的棉衣給士兵過冬。
亂世八年,北方的糧食都不夠吃,哪裡還有百姓種植棉花,這些年棉花的產量極低,市面上流通的棉花不是棉商在自家田地種植,就是收權貴田地裡的棉花。
棉花的價格居高不下,一年比一年創新高,只有權貴和富貴人家能買的起。
北方的冬日嚴寒,兵營不用兵的時候棉衣輪換穿,哪怕一件蘆葦棉衣都是珍貴的,因為布料在亂世也是通貨幣。
各種因素下,張旻必須快速拿下郯縣,張旻打算的好,認為韓辰輝投靠了南方,一定不缺糧食,拿下韓辰輝就會有糧食,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然張旻不知道楊曦軒還有一條秘密通往北方的路徑,已經運送過去不少精兵,宛如一把鋒利的匕首,只待時機一到就會給出致命一擊。
楊曦軒兵馬強壯,此次北上計程車兵不僅裝備精良,還每人有一身羊毛衣褲,毛衣厚實十分保暖。
為了保證羊毛衣的產量,楊曦軒在新打下的幾個州開設了作坊,招收了不少百姓做工,不僅保證產量還為百姓提供了餬口活計,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些年修葺了通往尞州的官路,雖然借了草原的路,卻是最安全的,大軍一路順利北上。
原本草原部族能阻攔楊曦軒北上,成為張旻的幫手,然楊曦軒在北上時,一路炮轟演習。
胡勒赤那倒是想攔截,可他在北方損失不小,他怕再戰敗好不容易一統的草原分崩離析,決口不提他怕了楊曦軒的大炮與先進火器。
胡勒赤那隻能再次裝看不見,甚至巴不得楊曦軒和張旻兩敗俱傷,他心裡也有別的算盤,冬日缺糧食他想南下搶糧,南方兵馬少對他有利。
各種心思下,楊曦軒的大軍順借道北上,張旻知道的時候,差點沒吐了一口血,嘴裡忍不住怒罵胡勒赤那的短視。
張旻氣的將茶杯掃到地上,楊曦軒佔據尞州,通往尞州的路就借了草原的道,胡勒赤那撕毀與楊曦軒的合作,這些年也沒搶佔道路,現在可好,楊曦軒的大軍囂張過境也裝作看不見。
胡勒赤那沒聽見,聽見一定翻白眼,真當他不想搶劫?他的確撕毀了合作,然草原需要的物資大部分從南方購買,哪怕沒了羊毛生意,草原部族依舊離不開南方物資。
胡勒赤那怕惹毛了楊曦軒斷絕所有往來,至於南下搶掠,呵呵,見識過大炮和火器的威力後,胡勒赤那隻能眼不見為淨,至少這幾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張旻這邊認定胡勒赤那想漁翁得利,他卻停不下腳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