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而看向大殿一側的帷幕之後。那裡,文帝正靜靜地聽著這一切。太女輕聲說道:“父皇,您意下如何?”

帷幕緩緩拉開,文帝面帶微笑地走了出來。他的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喜悅與欣慰:“吾兒啊,你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是讓朕驚歎不已。你以非凡的智慧與勇氣,率領楚國將士擊退三國聯軍,開疆擴土,揚我楚國之威。如今三國來降,朕以為,可準其歸降。楚國乃大國,應有大國之風範,接納他們,可讓天下人看到楚國的寬容與仁義,更有利於楚國的長治久安。”

太女恭敬地行禮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隨後,太女轉身面向三位使臣,神色莊重地說道:“既如此,楚國便準了魏國、晉國、寒國的歸降。但你們需牢記,成為楚國的附屬國後,務必遵守楚國的律法與號令,不得有絲毫違抗。每年需按時納貢,若遇戰事,需出兵協助楚國。如有違背,楚國必將嚴懲不貸。”

三位使臣如蒙大赦,連忙磕頭謝恩:“多謝太女殿下恩典,我等定當銘記於心,絕不敢有違。”

,!

太女接著說道:“魏國,你國需將西部邊境的五座城池割讓給楚國,以作懲戒。同時,魏國的軍隊編制需報楚國備案,不得擅自擴充。”

魏謙忙道:“殿下,五座城池……這是否太多了些?魏國如今已元氣大傷,若再割讓五座城池,實在難以承受啊。”

太女臉色一沉:“魏國當初興兵來犯時,可曾想過楚國的承受?這已是楚國的寬容,休要再討價還價。”

魏謙見太女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應道:“微臣遵旨。”

太女又看向晉國:“晉國,你國需開放南方的商路,允許楚國商人自由往來,且楚國的貨物在晉國境內免稅三年。同時,晉國需派遣百名工匠到楚國,傳授技藝。”

司馬孚連忙應道:“殿下放心,晉國定當照辦。”

最後,太女對寒國說道:“寒國,你國需為楚國提供良馬千匹、皮毛萬張,以作貢禮。並且,寒國的軍隊需聽從楚國的調遣,協助楚國鎮守北方。”

蕭靖抱拳行禮:“殿下,寒國定當全力籌備貢禮,聽從楚國號令。”

處理完三國歸降之事後,太女與馮辰溪陪同文帝來到御花園中。御花園內,繁花似錦,花香四溢,但此時眾人的心思卻不在這美景之上。

文帝感慨地說道:“吾兒,此次戰爭,你讓朕看到了你的成長與擔當。你不僅有勇有謀,更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楚國在你的帶領下,必將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太女謙遜地說道:“父皇,這一切皆仰仗父皇的教誨與楚國將士們的英勇奮戰。兒臣只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

馮辰溪在一旁說道:“殿下太過謙虛。在戰場上,殿下的指揮若定,策略得當,才是我楚國取勝的關鍵。如今三國歸降,楚國的威望如日中天,周邊各國定會紛紛來朝,楚國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太女微微皺眉,若有所思地說道:“辰溪,雖三國已降,但我們仍不可掉以輕心。需加強對三國的監管與掌控,防止他們再生二心。同時,楚國自身也要不斷發展,加強軍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才能真正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馮辰溪點頭道:“殿下所言極是。臣會協助殿下,制定詳細的計劃,確保楚國的繁榮與穩定。”

文帝看著太女與馮辰溪,眼中滿是欣慰與期待:“朕相信你們。楚國的未來,就交在你們手中了。”

在之後的日子裡,楚國開始了對三國的整合與管理。太女派遣官員前往魏國、晉國、寒國,監督他們履行歸降的承諾。同時,楚國也積極吸收三國的優秀文化與技藝,促進自身的發展。

在魏國,楚國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