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掛冠而去!(第2/5頁)
章節報錯
試探個究竟。
看看到底是誰在幕後搞鬼!
到那時,自己必然讓他,或者他們。
付出慘痛的代價!
惦記海外的利益,可沒那麼容易!
馮一博心中冷笑。
只要知道是誰,那就把他們海外的爪子……
全都剁掉!
景順帝聽了馮一博的一番話,不由微微皺眉。
倒不是覺得馮一博抗旨。
而是在他想來,自己已經給足了馮、林兩家面子。
就連親王側妃都許了出去。
甚至也只有這樣,才能保住馮一博的前程。
兩家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啊!
沒想到的是,兩家竟然接連拒絕了他這個皇帝的好意。
若非他一貫以賢君的模樣示人。
此時就該強壓著,也要讓兩家接受。
可現在,想做賢君的景順帝,卻因此陷入了兩難之中。
若是讓馮一博去職,東海郡那邊不好處置。
若是不讓馮一博去職,又在禮法上有所虧欠。
景順帝這時沒了主意,不由看向張松越,問道:
“老師,不知您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置?”
張松越聽了馮一博的話,就知道景順帝要有此一問。
好在他在心中已經盤亙多時,倒是有了些眉目。
此時聽問,便直接道:
“老臣以為,不如先讓馮都尉暫任鴻臚寺卿一職,讓原鴻臚寺卿暫代禮部右侍郎一職。”
鴻臚寺卿雖是正四品,但也是部門主官。
而且負責的職司,和禮部右侍郎類似。
都是涉外和禮儀的事。
只不過,相對來說,這個偏向於執行。
整體來說,算是禮部的下屬部門。
但張松越用的是:一個暫任,一個暫代。
很明顯,還是要以馮一博為主。
“先將此事擱置,以後再慢慢商議。”
張松越到底老成持重,或者說老奸巨猾。
他知道這件事現在是兩難。
不管怎麼選,也都不符合大魏,或者說景順帝的利益。
因此就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式。
他這是讓馮一博既不退婚,也不在禮部。
但卻可以有個名頭,繼續負責海外之事。
如此也算是周全之策。
而且他一開口,不說蓋棺定論也差不多了。
別人也不好輕易再反駁。
不然,難免要被黨羽最眾的新黨反噬。
就連那最開始彈劾的御史,此時也沒了聲音。
因為對他來說,現在也算勉強達到了目的。
雖然並沒有預想的完美。
但面對張松越的建議,也不得不暫時選擇妥協。…景順帝聞言,當即便明白了張松越的意思。
這是在用“拖”字訣。
只要拖到東海郡和大魏的關係更進一步,就不再需要馮淵這個工具人。
那時候,他做什麼官也就無所謂了。
想到這裡,景順帝才露出一絲笑意,讚道:
“不愧是老師,到底持重,這事就按……”
眼看景順帝就要同意,滿朝文武都以為塵埃落定之時。
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卻開口打斷了景順帝的話。
“聖上且慢!”
眾人驚詫莫名,因為開口之人竟是馮一博!
他打斷景順帝的話,卻先朝張松越一禮,道:
“多謝老師迴護之情,但請恕馮淵不能接任鴻臚寺卿之職。”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