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首輔歸位,專屬雅稱(第3/4頁)
章節報錯
“慎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但有法必依做到了嗎?”
慎刑有了,但有法必依卻又未必。
不說動不動就天下大赦,只說皇帝一言而決,就有很多人會因此逃脫法律的制裁。
更不論官官相護,甚至還有人遵循“刑不上大夫”。
這在馮一博看來,都是特權踐踏律法的行為。
說到這裡,他嘆道:
“大魏律其實已經很完善了,但又不夠完善。”
陳勤之心中一動,面色有些奇怪的道:
“你是說……”
……
隨後,馮一博和陳勤之二人秘談良久。
從改革說到結黨,從禮治說到法治,從普世說到特權,又從……
總之,從陳勤之府裡出來,馮一博滿臉的疲憊之中透漏著兩分雀躍。
幾日之後,他就讓大波去小花枝巷傳信。
馮一博和元春的約定,是每次朝會之前進行傳信一次。
元春會定期讓抱琴去榮府走動,他則有專人負責盯著小花枝巷,以便確定是否有新的訊息。
這樣每次的朝會上,兩邊才會知道各自的想法。
隨後的朝會上,元春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又和陳勤之唱了一出“三請三辭”。
其實說辭依舊還是那一套。
無非是“朝中缺不得你這樣的老臣”,“我們孤兒寡母又無依無靠”。
最後,再把景順帝拉出來賣一通慘。
這一次,陳勤之實在“拒絕不得”,終於勉強接下了首輔之位。
朝中百官見此,都鬆了口氣。
他們覺得新帝登基的風波算是過去,朝局迎來了穩定階段。
天泰和景順兩朝的新貴,現在也成了老勳。
受到忠順親王的影響,山東那邊的新貴全部直接下獄。
其餘的新貴,也都還在調查之中。
但朝局穩定下來,他們此時也不由都跟著微微鬆了口氣。
期待新的朝局之下,他們能夠得以喘息。
開國一脈則依舊沉浸在喜悅之中,終日裡得意洋洋。
尤其和賈府有親的,都覺得自己成了當朝的新寵。
不少人悄然放開了手腳,準備大幹一場。
撈錢的同時,也落井下石打擊一下新貴的氣焰。
榮府自不用說,每日車水馬龍。
就算不求辦事的,也去混個臉熟。
新黨有了主心骨,又感覺有了希望。
不少人都送上拜貼,或是投靠陳勤之,或是投靠李守中。
兩邊都試著投一下的騎牆者也有不少。
總之,先在內閣之中找個牆頭再說。
一時間,朝局確實相對穩定下來,百官皆大歡喜。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又發生了一系列人事變動。
雖然對他們影響不大,但有心者很快就發現一件怪事。
這些變動,竟然多多少少都和馮一博有關。
或是他的同門,或是他的同年,或是他的同鄉。
這些人都還年富力強,卻都入部任了要職。
李守中成為次輔,他的門生,也就是馮一博的同門,有人升官不足為奇。
可馮一博的兩個好友,卻出人意料的升了官。
楊明新去了工部,成為正五品的營繕清吏司主事。
這也就算了。
劉正更是直接升任正三品吏部右侍郎,專司外官的吏治考核。
還有遠在江南的周俊,也被調回都中。
到戶部任從五品的員外郎一職。
就連在象山有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