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嫂每年都挑花擔子。田嫂排頭,七八個姑娘跟在後面,扮像個個是京劇裡的花旦。花擔子的扁擔很軟,挑的人要晃盪起來,能夠進退自如,輕盈流暢,富有節奏。這裡面是自有訣竅,步伐很是重要。王木匠是跳判官的,他這套功夫是和師傅田木匠學的,師傅年事已高,只有靠他了。跳判官不容易:兩根長竹篙,上面綁著一個有鐵把子的小椅子,四個人抬著,王木匠蹲在椅子上,扮演判官。前行之時,判官在晃動的椅子上要做出各種帶有舞蹈性的動作,時而倒立,時而仰面朝天,單腳勾住椅背。動作突然,出人意料。這都動作都很危險,確實要有點體操的底子。

迎會的當天早上,會爭燒頭香。誰起的份子錢多,就歸誰。搶不到的會感到失落萬分,只有等明年捲土重來了;搶到的,高高興興,起個大早,捧了個大豬頭去都天廟,後面跟著一幫善男信女,吹吹打打,吶喊助威,甚是壯觀。去年燒頭香是周愛華的母親,花了兩萬元,反正她兒子有錢。

山高皇帝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三圩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著。總體來看,三圩人思想趨於保守,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在麻將場上,你會看到一個開放的三圩。三圩的麻將把各種來法兼收幷蓄,真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海納百川”,確實,他們有海一樣的胸懷,接受外來思想很快,只要外面有新的來法,管你“硬自摸”、“硬清渾”、“槓開槓衝”,三圩人一點就通,一玩就精。不同的年齡、不同收入、不同興趣的人選擇著自己的來法。 這一點三圩人區別於戴南張郭人很是明顯。 戴南張郭是興化最富庶的鄉鎮,工業興旺發達。聽朱老夫子說過,走在這些鄉鎮的大街小巷,你聽不到半點麻將的聲音——人們都到廠子裡做工去了,這就是觀念的差距。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想,耳濡目染,我能不會一點麻將嘛。

久違了,三圩鎮。

第 37 節

“近鄉情更怯”。是的,走在鎮上,我有些緊張不安,心怦怦直跳。我的家在鎮區北邊,從街中心的小巷進去,拐兩個彎便到。三間青磚瓦房,院子不大,東廂房是個平頂,那是父親的工作場所兼廚房。廚房裡正瀰漫著臘肉的香味,幾口大鍋冒著熱氣,咕咚咕咚地“激戰正酣”。見我回來,“雲霧”中的父親並不意外,淡淡一笑,“回來了。”“嗯。”我鼻子裡哼了一下,隨即,有些失落。記得我上大學第一次衣錦還鄉的時候,父母姐姐外甥女全部到車站接我,在飛雪冷風中等了個把鐘頭,就像等待著凱旋的戰士。現在,把我視同路人了。

當我把辭職的情況告訴父母時,父親出人意料的鎮定,沒有成為我預料中的驚弓之鳥;母親反正一輩子擔驚受怕,樹葉掉了怕打破頭,目光還是那樣,充滿憂鬱悲傷,好像在為全世界操心。

我不知道父親為什麼會如此的淡定沉穩,也許經歷的風浪多了;也許是時代變了,見怪不怪了。以前大學生跳槽、改行,可是比寡婦養漢子、男人包二奶還稀罕、還新聞。對此,我家隔壁的葛大爺頗有見地,說,現在找工作等於找相好的、找姘頭,周瑜打黃蓋,兩廂情願,不合適就說聲拜拜。他的孫女大學畢業後工作兩年就拜拜了三四次,“拜”一次,單位就好一次,現在每個月能拿三五千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父親問我的下一步怎麼“跳”。他以為我是騎馬找馬——有更好的單位了。我說:

“我想創業,自己搞。我想徵求你們的意見,得到你們的幫助。”我知道,父母這幾年存了一筆錢,準備給我結婚用的。

“自己搞?能搞出什麼名堂?木板上釘釘的事了?”

父親有些吃驚、慌張,停下了手中的活,木然地看著我。很快,他又恢復了正常,但目光中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像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