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孤王讓他研讀研讀!”

“是!”在宮殿角落閃出一個內官,應聲去了!

李淏走出宮門,委實有點弄不清楚父王的意思。他翻開手中的唐書,現卻是內帝紀的六七卷,這已經是晚唐的歷史。

李淏回過頭望向宮殿,心中暗想,父王是要我以史為鑑嘛?!突然他看到宮殿大門上掛著謹身殿三個大字,頓時身子一顫!

李適、金自點他們並不是沒有想到大明使者對大王的影響,只是在這個方面他們西人一派比起南人不具優勢。從宣祖時候起,大明來的使者大多是南人黨接待的,他們一直與大明的某些官員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係。西人黨這個時候派人去拉攏大明使者如何競爭得過他們,況且,大明正使姜曰廣是一個出了名不愛錢財的人,實在不知道如何突破。

提到姜曰廣,金自點他們都對南人黨的狡詐憤恨不已,當年姜曰廣出使朝鮮,不帶一物回國原就是本分,南人黨的人偏偏要為他立碑暗中討好。想必那時就是看到南人在朝內的勢力不及西人,便給自己一派拉攏大明作為後援。

當年西人黨擁立李倧登位立下大功,只是當時西人黨內缺乏老資格的大臣,為了避免出現其他臣子反彈,他們才同意李元翼當任領議政的,不過朝內各曹部卻是當仁不讓的佔了要職。經過這幾年的展,西人黨已經是朝內第一大派,其後便是南人、具氏外戚兩派系人馬,朝中呈三足鼎立之勢。

李元翼病倒對於西人黨而言本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但偏偏有大明使者這個不確定的因素存在。在天啟七年朝鮮第一次被女真人入侵的時候,西人黨就主張與女真人平和共處,儲存實力,儘量不要招惹女真人。而南人黨卻是以家仇國恥為號召,鼓動李倧跟大明重新聯手。因為當時女真人的城下之盟並沒有提出過分的要求,他們的這個觀點在早期倒暗合了某些人的心思。南人派雖然有李元翼撐著,但一直處在下風。只是到了崇禎皇帝登基後,情況有了轉變,大明對女真的形勢大轉,朝鮮重歸大明後,請戰之聲也透了出來。

大概是因為大明沒有派使者要求朝鮮出兵,他們自己也知國小兵弱,開戰並無必勝的把握,勞民傷財卻是肯定的,所以朝鮮上下一直沒有將興兵這件事提上議程。不管是出於真的愛惜百姓,還是為了跟南人黨針鋒相對,西人黨支援自保的主張一直沒有改變。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朝鮮未來的大王,世子李溰也是溫和派,其一慣主張朝鮮在明金大戰中自保。西人黨他們為了長遠的考慮,自然會迎合世子的想法。

現在西人黨大臣面對大明使者的劣勢,他們都想到讓李溰以世子的身份跟大王推薦。第一次世子倒是答應了,可沒有想到第二天,世子卻在府邸閉門不出,前去拜訪也是被門官拒於外邊,只是打聽到世子在府中讀書。這個時候在府中讀書不出,委實讓人覺得奇怪,更驚奇的是,他們派出打探訊息的人回來稟告說鳳林大君也在府中讀書不出。

世子跟大君的反常行為讓他們摸不著頭腦,一干西人黨骨幹大臣商議來商議去,最後決定還是借用西人黨人多的優勢,一齊上本保奏金自點。有大部分的大臣都支援,大王也不敢隨意漠視大家的意見。

不過令西人大臣們吃驚的是,大臣的奏章一本本的遞了上去,但始終沒有見到大王表態,甚至在朝會上提也不提!

南人黨趙翼玉他們也同樣覺得意外,這幾天為了跟西人黨一較高下,南人黨也鼓動本派大臣上書舉薦伊昉,甚至還搬出了姜曰廣他們作為籌碼,但李倧仍舊是無動於衷。他們也搞不清大王是什麼主意!

說話比較有分量的伊昉跟金自點為了避嫌,自然不好去提這個話題,事情就這麼僵耗下來。

連著過了幾天,正當兩派都一頭霧水的時候,國主李倧卻在一個不是早朝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