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走為上,兩名女生相伴走出了閱覽室,再次剩下秦然孤伶伶一個。他翻開信封一看,果然都是白紙一張。
晚上,在一處房間裡,只見一名短髮女生小心翼翼拆開了信封,拿出那張寫著贈言的稿紙,細細品讀起來。
“時間是很短,但以後會變長的……”
整個房間中流淌著短髮女生的喃喃自語。
同時,在江州另一處別墅裡,二樓窗戶依舊亮著燈。
一名長髮女生用手輕輕撫摸著信封一角的摺痕,然後毅然拆開信封拿出了寫著字句的稿紙。
把稿紙置於檯燈下面,她也從頭開始細細閱讀。
“我不是天使,如果是,我也只是你一個人的天使。”
一滴眼淚落在在稿紙上,正好把“你我人生若只如初見”中的“人”字蓋住,筆墨遇水化開模糊,這句話就變成了“你我生若只如初見”。
少女又看了幾遍,把紙上的話都深深印在自己腦海裡。
看了一眼窗外,她按下開關熄燈睡覺,黑暗中傳出一句話。
“晚安,同樣點亮我青春的人。”(未完待續。。)
ps: ; ;今天只能2更,實在寫不了,因為這二十一章耗費我太多精力。原本說3更的,只好欠下一章,力爭在週末時補上。麻煩大家多多體諒。
第二十二章 學校改革計劃
江州一中屹立近百年巋然不倒,除了師生們一代接一代努力外,還離不開歷任校長的神來之筆。
抗戰為躲避日寇西遷到大後方,那時江州一中校名還叫江州中學。時任校長堅持在滇城用江州中學校名繼續招生辦學,以示勿忘國恥守望故土。在當時西遷的國內著名大學都放棄獨立辦學模式而聯合組建西南聯大前提下,獨守的江州中學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一下紅遍全國。在時任校長的努力下,許多西南聯大教授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抽空到江州中學舉辦講座,使學校西遷沒傷筋動骨反而更加壯大。
江州解放時,因戰火波及校園毀於一旦,政府打算把江州中學併入另一所中學重新建校,以合併中學的校址為新校址。幸好時任校長一邊暗中抵制上頭的命令,一邊發動校友們捐款重建,為此還找到了曾在學校就讀過的省領導協調,最後校址原地不變但合併繼續,校名也改為了江州一中。從被併到合併他校,還是很有差別,以此保全了江州一中歷史傳承。
文革時到處打砸搶,學生罷課等,對校園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在外校紅衛兵準備聚集砸爛江州一中的封建舊招牌時,時任校長一面組織師生在大門貼滿了偉人頭像緊鎖校門,讓對方投鼠忌器不敢衝進校園;另一面親自跑到駐紮軍區向擔任軍區司令的校友求救,最終以軍管名義派出解放軍站崗保衛了校園。
長城不是一天建成。江州一中的輝煌也歷經許多代人的努力,現在江州一中校長的權杖傳到了鄭立國手上。
近十年,江州一中雖然名聲依舊。但因前兩任校長保守僵化熱心仕途,致使江州一中從原來一騎領先的超級中學逐步變成了步伐蹣跚的著名中學。作為南方中學的老大,身後有許許多多一心追趕的知名中學盯著江州一中,力求取而代之。雖然學校之間的比拼包括歷史傳承和影響力,但最主要還是看教學成果和學生成績。由於慣性,江州一中依舊保持微弱的領先,但背後追趕者的勢頭很猛。近十年。前兩任校長把江州一中教職當作籌碼招進了一些關係戶,隨著一批資深的老教師退休之後,一中的新教師力量出現了部分人才斷層。
如今惡果已經顯現。江州一中的教學模式僵化,不再領先於其他知名中學,原本絡繹不絕外校老師申請聽課的訴求也大為減少,而且上一年還出現了文理科省狀元雙雙旁落的窘境。今年高三學生整體模擬成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