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悟】
1883年,馬一浮出生於浙江紹興一書香門第,幼年時曾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天資聰穎,記憶力過人,過目成誦,在當地有神童之稱。他8歲初學作詩,9歲就能讀《文選》、《楚辭》。
九歲時,父親為馬一浮聘請了當時頗有聲望的舉人鄭墨田來家裡教他讀書。可是沒過多久,鄭先生就堅決請辭。父親以為兒子少年玩劣,不聽教誨,惹老師生氣。仔細一問,才知道是學生天賦異稟,才智過人,老師自愧無法勝任,不想耽誤學生前程,才自動辭教。
老師走後,父親偶爾親自教導馬一浮讀書。但更多的時間是馬一浮自學。從此,馬一浮夜以繼日,廣閱群書,打下了深厚的學問根基。
1898年,15歲的馬一浮參加紹興(時稱會稽)縣試時,名列榜首,遠在同考的周樹人、周作人昆仲之上(周作人34名,周樹人37名)。考試題目是要大家摘取古文語句,拼湊成文,要求文章寫得自然流暢,宛如筆者自撰,沒有依傍痕跡。這種集句成文,古文根底不厚者很難做到,故可見馬一浮古文功底之深厚。
在後來一次出國考試中,馬一浮又一次和周樹人同進考場,馬一浮依然名列第一。
【茶趣】
作家何滿子先生曾作如此評價:近人品茶鑑賞最精的,唯馬一浮先生。
馬一浮久居杭州,晚年定居花港觀魚蔣莊,附近就是馳名中外的龍井茶葉產地。他喜歡龍井茶,每當新茶上市,友人常送些請他品嚐。但他最愛喝的卻是遠在數千裡之遙的雲南沱茶。
一次,友人從雲南帶來沱茶,介紹說:沱茶為普洱茶之一種,色褐微紅,光澤潔潤,味香而醇,飲之具有一種深沉雋永的韻味。馬一浮試之,果如所說,經過幾次品嚐,便對沱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說,相比之下,龍井茶太談了。雲南沱茶杭州無供應,購買便成了難題。開始時,由友人從雲南帶來,數量雖不多,但勝似雪中送炭;後又託人買一些。但天天喝茶,託人在雲南購買,實在是“遠茶難解近渴”。馬老的親屬湯彥森先生,十分著急,到處打聽,終於發現在上海一家特產商店有售。有了茶,選用茶具就成了大事。
古人很注重烹茶工具、炊具,且對於茶具製作,已有巧奪天工的工藝水平。於是馬一浮模仿古人,或自制,或選購,操持了一套很有藝術價值的茶具。譬如茶爐,他選用上等銅材,聘請能工巧匠,打造了一隻體積小,形體園,比排球略大些的小茶爐。還有燉壺,用粗砂燒製,烹茶味純,絕沒有鐵鏽味道。但最講究的茶具,當推泡茶用的紫砂壺了,由馬老親自訂做,宜興名家選用標準紫砂泥,按照傳統工藝,精心燒製而成。這把紫砂壺,形狀古樸,質地細膩,蓋如南瓜蒂,上刻一聯雲:湯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馬一浮的整套茶具,小巧玲攏,富有藝術性。比如拔弄炭火的小火鉗,銅做的,只有常用火鉗的一半大小;他用的小茶杯形同玩具,只比北方酒盅稍大些,也很具觀賞性。這套茶具,馬一浮用了幾十年,十分珍貴。可惜十年浩劫中已經不知去向,實在遺憾。
煮水的火也有講究。起初,馬一浮用木柴燒茶,煙熏火燎,汙染水質;後來改用煤球,仍有黑煙亂竄,水味不純。一段時間之後,馬一浮研製成了一種優質小炭餅,做法是:挑選上等木炭,搗碎加水拌勻;再用木板做成許多小木模(月餅大小),把木炭泥裝入其中,待乾燥後取出即成。這種“小炭餅”無煙無臭,火緩而穩,既不影響水質,也不汙染空氣,烹茶最為適用。
馬一浮把烹好的茶沏好之後,常常是自斟自飲,閉目養神。他品茶時,往往把詩與禪聯在一起。例如,他讀盧仝“肌骨清,通仙靈,兩腋習習清風生”句,要說聲:“這是道家境界!”他讀范仲淹的:“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