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客車要跑上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海口,平均速度還不到四十公里每小時,但是這速度已經相當的快了,走公路的話,要兩三天呢。
考慮到火車的舒適性,這種坐椅雖然還是硬板的,但是設定了可調坐椅,分隔的距離足以讓坐椅放置到水平三十度角,讓人躺在上面睡覺。
一臺蒸汽火車頭可以拖走二十節的客車廂,每節車廂乘員一百八十人,一次就可以運送三千餘人,而且還有餘力,若是運力緊張的話,還可以再加掛幾節車廂。
海口的建設完全是照著浮雲城的架子搭起來的,各部分進行分裂建設,只不過並不是部的建制,而是局一級,仍然要受浮雲城政務廳的管轄,丁君霍,仍然是最高領導人。
海口的建設已經一年多了,可是丁君霍一趟都沒有去過,現在火車通車了,無論如何也要去一次才行。
丁君霍有一節火車的專用車廂,採用的是蒙皮坐椅,柔軟舒適,加掛在火車的最後一節,與前面的幾節車廂並不相通,車頂有三名特種部隊隊員監視,車頭前是另外一輛單獨的軍事車頭開路,車頭後方安裝了三門速射小炮,前、左、右三方安裝了三臺自動弩機。
丁君霍的身邊還有種子和小樹兩名力量族壯漢隨行保護,還有四名懷了身孕的女性充當後補,二十名特種部隊成員位於車尾處嚴密保護。
丁君霍帶著於棲曼和李師師,一是視察,二來也算是去旅行了,海邊的氣候應該是不錯的,起碼能看看海,或者能到海里游上兩圈也不錯。
隨行的還有農業部長陳喬生,法律部的公孫武,陳喬生也是第一次去看看,雖然海口無農田,但是海產品的加工卻歸農業部管理,順道他還想看看在海口有沒有機會展開大型養殖場的工作。
而公孫武卻帶了一整個團隊,法律部、**院和政務廳隨機抽選的人員組成獨立的調查組,目地就是為視察海口海律工作的公正性。
由於此行要深入楚境,所以這一次保衛得極其嚴密,每一名特種兵都瞪大了眼睛,十幾個小時一眼都沒有眨。
丁君霍則透過厚厚的、加入了金屬絲充當防彈的玻璃向外觀望著,甚至還開啟了窗子,火車的左側千米之外就是防洪大堤,大堤上就是公路,沿途路過村莊的時候,都修建了長長的隔離帶,而且還有架設起十餘米高的橫跨走臺,還有水渠通水槽,可以說大工程的修建非但沒有影響這些村落和城鎮,反倒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好處,至少農田灌溉方面一次就給解決了。
火車發出咣噹咣噹催人慾睡的聲音,十二個小時的火車坐下來,火車終於進了海口地區,在這一處的海邊,當初與楚國談判的時候,伸手一劃,半徑三十公里的一片區域就成為了浮雲城的租借區,期限是五十年。
只不過丁君霍壓根就沒打算還,五十年以後,或許海口城已經建設得超出了這片區域,想奪走這麼大的一個城,哪有那麼容易,除非在自己百年之後浮雲倒掉,那也是老天不開眼的事了。
客運車上乘坐的多是家屬,或是趁著假期跑到海口來觀光的居民,現在浮雲城的居民手上都有些閒錢,剩坐一次火車不過幾十塊,還能承擔得起。
火車緩緩的停在了客車專用的站臺前,站臺使用的是水泥鋪成平坦而光滑,火車剛剛停穩,早就等在站臺上的一個連的部隊快步上前,將最後一節車廂團團圍住,手上的步槍也開啟了保險,保持隨時都可以擊發的狀態。
下來的乘客也知道肯定是丁先生來了,相互議論著快步走出了站臺,遇到這種事情,是不能圍觀的。
當站臺上的乘客上下完畢以後,丁君霍的車廂才開啟,魚貫下車,種子和小樹搶先下車,高大的身影極其顯眼,用身體擋住了丁君霍,幾名女子下車,擋住了於棲曼和李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