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所以用為宰相,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而戴胄則相反,他不通經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讓他做大理寺少卿,負責審理案件,結果他辦事異常幹練,案子從不積壓,深得唐太宗賞識。
唐太宗任人唯才是舉,不論親賢遠近,他有一句話,叫做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可以說是對他用人方針的生動概括。
唐太宗雖然求賢若渴,但並不是濫選濫用,也有著嚴格的原則,即惟才是舉,任人唯賢。凡是有才之士,不計較資歷地位和親疏恩怨都能夠兼收並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對於自己的舊屬和親信,唐太宗也不濫加任用,而是量才授予官職。
有一次,唐太宗要給功臣們封官賜爵。他讓人宣讀事先寫好的名單,並且說:“有不合適的,請提出來吧。”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許多仗,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功勞最大,可一聽名單上把自己排在後面,就不服氣地大聲說:“當初,我首先起兵響應您,東征西殺。可您怎麼把我排在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後面了?他們有什麼功勞?不過就是舞文弄墨,要不就寫寫劃劃嘛!”
唐太宗笑了,說:“叔父雖然首先舉兵起義,可您忘了?您後來還打了兩次大敗仗。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出主意,定計策,幫我取得天下,論功勞,應當排在您的前面。您雖然是我的至親,我可不能以私情加重對您的封賞啊!”
大臣房玄齡說:“秦王府裡的舊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那些沒升官的,不免有些怨言。”
唐太宗說:“設立官職,為的是選拔有才能的人,替百姓辦事。不能以新舊分先後。新人有才幹的,就要升官;舊人沒有才幹的,當然不能提拔。要不然,國家的事情怎麼能辦得好呢?”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年輕時候的好朋友,又是他的大舅子(皇后長孫氏的哥哥),有才幹又有大功,唐太宗就任命他作了宰相。長孫皇后知道了,怕別人說閒話,對唐太宗說:“我作了皇后,已經夠出風頭的了,你就別讓我哥哥當那麼大的官,免得……”
“不。我任用你哥哥,是因為他有宰相的才幹,不是因為他是我的親戚。”唐太宗堅持讓長孫無忌當了宰相。
正是因為有了正確嚴格的選官標準,加上君臣的共同努力,使貞觀時期出現了眾多賢良有才幹的名臣,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貞觀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燦爛文化。
唐太宗在中國歷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納諫的過人氣度是有直接關係的,納諫方面他也是最突出的。
尉遲敬德是劉武周手下的大將,公元620年他和另一員大將尋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時間不長,尋相便又叛亂,眾將便疑心尉遲敬德也將要叛亂,就囚禁了他,還建議唐太宗殺掉他。唐太宗卻說:“他如果要叛亂,難道還會落在尋相的後邊嗎?”然後就放了尉遲敬德,安慰道:“大丈夫以意氣相許,請不要將這點小誤會放在心上,我絕不會聽信旁人之言加害忠良勇士的。”尉遲敬德深受感動,以後為唐太宗屢建奇功。例如唐太宗在即位之後在如何處理原來屬於太子李建成東宮集團的人時,就聽從了尉遲敬德的建議,尉遲敬德說殺人過多了不利於國家的安定,因此,唐太宗便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原來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幹的還委以重任,唐太宗的寬容化解了許多矛盾,也使許多原來站在對立面的人能夠有機會轉變過來,成為治理國家的有用之才,魏徵便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魏徵當年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他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玄武門之變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