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僚機構膨脹,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影響和延緩了生產力的發展。矛盾的正反兩面,武則天作為政治家兼而有之。

巾幗首相:上官婉兒(1)

上官昭容書樓歌

呂溫

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

不服丈夫勝婦人。歌闌舞罷閒無事,縱恣優遊弄文字。

玉樓寶架中天居,緘奇秘異萬卷餘。水精編帙綠鈿軸,

雲母搗紙黃金書。風吹花露清旭時,綺窗高掛紅綃帷。

香囊盛煙繡結絡,翠羽拂案青琉璃。吟披嘯卷終無已,

皎皎淵機破研理。詞縈彩翰紫鸞回,思耿寥天碧雲起。

碧雲起,心悠哉,境深轉苦坐自摧。金梯珠履聲一斷,

瑤階日夜生青苔。青苔秘空關,曾比群玉山。

她的父親是起草廢除武則天皇后位的大臣之一,武則天上臺,父親被武則天誅殺,按照古代誅連家族的刑罰,她本也是武則天刀下的一個冤鬼,幸運的是她不僅沒死,並且成了武則天手下一位得力的女性助手,她14歲就以奇人之上的才華佔據了這個女皇的心,在她一次違背這位暴戾女皇,要處以死刑時,女皇竟然捨不得殺她,只是以黥刑代之。

宮中孤女

上官婉兒是陝州陝縣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家族全沒。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被趕進掖庭宮充為宮婢,上官婉兒在掖庭宮狹窄的藍天下長大。

上官婉兒的母親鄭十三娘是太常少卿鄭休遠的姐姐,有文學素養,是上官婉兒第一個老師。上官婉兒雖身份為奴,但朝廷把聰明穎悟的上官婉兒送到後宮內文學館學習,上官婉兒“天性聰明,善文章”,內廷文學館宦官老師非常喜歡她,器重她。

宮廷老師講課以武則天的發展為榜樣,大講特講武則天的偉大、非凡,使幼年上官婉兒內心無限欽佩。

上官婉兒把武則天的故事講給母親聽,鄭夫人落下淚來。上官婉兒不瞭解身世,把夢想寄託在敵人的身上,“認賊作父”。她又不願破碎女兒的夢想。她深知上官婉兒的成長需要有夢想支撐,她不能讓女兒懷恨武則天,女兒一旦知情而且懷恨,性命便危在旦夕了。

上官婉兒漸漸長大,出落得妖冶豔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度,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采過人,下筆千言。因為老師的舉薦,上官婉兒14歲時,終於得到武皇后的召見。

武則天當場命題,讓其依題作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珠圓玉潤,調葉聲和,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後,武則天所下制詔,多出自上官婉兒的手筆。

上官婉兒由掖庭宮走入朝廷,從此跟隨這個偉大、非凡的皇后。於是,上官婉兒作為一個女性開始和政治、權力緊緊牽繫在了一起。

朝中秘書

有人說,上官婉兒能成為“巾幗首相”是天生的。傳說上官婉兒的母親鄭十三娘懷上官婉兒時,夢見有人送自己一杆大秤,解夢者說:“當生貴子,手握天下大權。”新舊唐書的《后妃列傳·上官昭容》上有類似的記載,《新唐書》還記載了一個細節:鄭十三娘懷孕時夢見巨人拿著大秤說:“拿著這秤可以稱量天下。”

上官婉兒從一個罪臣孤兒到稱量天下,她的成長得自於天賦,得自於環境,更得自於武則天,武則天給了她千載難逢的機遇,她是金子,是武則天讓她閃光。

對武則天,上官婉兒是矛盾的,這種矛盾伴隨了她一生。武則天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