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很穩定,叫縣裡基本滿意,不然這次他說不定也要栽進去,又想:也許在沈淮點名由張文泉親自兼職院籌備組組長的那一刻,徐盛的結局就註定了。

張文泉見張斌臉色沉凝,不知道他有沒有明白過來,又問道:“對了,孫遜這個人,你熟悉嗎?”

“嗯,”張斌點點頭,“小周老師的姐夫,孫遜還是他愛人周鈺,跟縣政府的王主任是中學同學。孫遜現在好像是在美國一所大學當副教授,三十三四歲吧,也算是少有的年少有為,算是縣中校友錄裡的名人。張局,怎麼突然提到他了?”

孫遜跟周鈺在國外再怎麼年少有為,張斌都不覺得跟他有什麼關係。

縣中作為百年名校,出去在學術有成就的名人不少,院士就有好幾人,都未必能給縣中或者說給他張斌帶來直接的利益。

“縣裡要引進各種高階人才,但目前縣裡的基礎跟條件都還有限,所以吸引人才的工作,要從那些自霞浦走出去的人身上做起,”張文泉說道,“孫遜在教育學發展上,頗有著述。教育局跟縣中這邊,爭取做做孫遜夫婦的工作。要是這事能成,也是教育局跟縣中在引進人才工作上的成績。再個,縣裡對職院的起點要求很高,我們也只能走出去引進人才,侷限在縣裡,視野太狹窄,工作是不可能讓縣裡滿意的……”

張斌確認張文泉背後有人指點,當然也不會傻乎乎去問個清楚,他還沒有這個資格,想著以後繼續跟著張文泉走,總歸沒錯。

第七百一十七章 迷霧

職中徐盛案攪得霞浦縣教育系統人心惶惶之際,沈淮趕到南園給熊文斌餞別。

熊文斌的調令已經正式下發到市委,過兩天就要去沂城上任,餞別宴是市委書記陳寶齊代表市委所設,請熊文斌一家人吃飯。除了高天河、虞成震等在家的班子成員都帶著家屬參加外,已經到省政協任職的吳海峰也特意從徐城趕回來。

熊文斌躋身常委班子,身兼常務副市長、唐閘區委書記兩職,滿當滿算也是就一年半的時間,在東華市權力金字塔的頂層,資歷是最淺的。

不過,東華市鋼鐵產業能在短短四五年內,形成八百萬噸的年產規模,成為國內排名進前五的鋼鐵強市,這裡面有梅鋼的功勞,有省鋼、富士制鐵等內外資企業參與建設跟競爭的功勞,相當大的則是熊文斌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在市鋼廠打下雄厚基礎的功勞。

故而在譚啟平調離東華之後,熊文斌從普普通通的處級幹部,越過諸多資歷比他更深的官員,直接進入常委班子,很多人詫異之餘,又覺得理應如此。

熊文斌擔任常務副市長兼唐閘區委書記期間,成績同樣卓越不凡。要不是熊文斌的資歷實在是淺了一些,多半人不會懷疑高天河退二線之後,東華有什麼官員誰能跟他爭市長的位子?

省裡將吳海峰、熊文斌調離東華,很多人都是詫異萬分的,然而有太多的迷霧叫地方上看不透。

即使是陳寶齊從趙秋華那裡,也沒有太多明確的訊息,助他看透迷霧背後的一切。

至少在表面上,曾經在東華能跟以陳寶齊為首的趙系分庭抗禮的梅鋼系,這次是受重創的。

除了吳海峰、熊文斌的調離之外,更明顯的一個訊號就是接替熊文斌擔任唐閘區委書記、常務副市長的兩名人選,分別是徐城市委副秘書長孟建聲跟徐城市副市長、擔任過渚南工業園管委會主任、黨工委書記的郭成澤……

這麼一來,在外人看來,所有的邏輯就都講得通了。

省委書記田家庚近半年來頻繁動作,對梅鋼是敲打帶拉扯,無非就是要擠壓梅鋼系在東華的權力空間,為計經系干將調入挪出更多、更好的位子來。

這麼一來,省國投參股新浦煉化,甚至年初淮煤集團與新浦合資建設煤炭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