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本身就是虛偽的。
所以,你不能說儒家一無是處。
有些事你可以做,但不能說。歷朝歷代,多強調仁義德道,但實際上,統治國家卻是靠法家來支撐。
象王夫之這樣,明確提出法治的,秦牧是不會明確表態支援他的。
參與經筵的兩百多人中,表態支援他的人只是少數。
相反,引來了很多人的圍攻。
儒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說,引經據典,滔滔不絕。
經筵之上,戰火重燃,可憐的王夫之,被群毆得拙於應付,好在謝經綸傳承的是李贄的學說,而李贄同樣可算是唯物主義者,注重實際,所以謝經綸一直站在王夫之一邊,合力大戰群綸;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排斥王夫之之學,象楊廷麟這樣的官員,就認為他的治國理論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思想相符。
另外,在場之人,也不全是儒家,推崇道家無為而治的傅青主,以及反對朱程理學的顧炎武等,都是各有論戰。
經筵之上,論戰之激烈,真個是令人動容。
秦牧看了心裡非常感慨,若是徐光啟未死,加上“把數學作為其他一切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基礎”的他,一起進行辯論,那就更有看頭了。
嗯,瞿式耜也是推崇西學的,他已經被王夫之說服歸附大秦了。
看來行把瞿方耜這西學派系也請來論戰才行啊!
***************************
PS:唉,越寫越沒信心,怎麼這麼冷清呢?大家的月票呢,沒人支援啊!
求月票!
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707章 自有主張
***
經筵的時間是有限的,到中午便告一段落,大家不可能餓著肚子爭個三天三夜。何況儒、道、法之爭千年未有定論,就算爭個三天三夜,想一次爭出結果也是不可能的。
秦牧主要是想透過經筵,引起各種思想的碰撞,引起各家的爭鳴。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中後期可以說是繼春秋戰國之後,各種思想最為活躍的時代,也是中國最有希望挺進現代文明社會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有王廷相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有何心隱提出的君臣應該是平等相待。
有錢一本提出的選舉制。
有李贄提出的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有王夫之提出的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有徐光啟提出數學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基礎。
有方以智主張漢字拼音化,他仿西文列漢字成字母,依照音韻變化列出《旋韻圖》。
這些思想的出現,在前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明代卻不勝列舉。
秦牧要做的是,給予這些思想一個寬鬆的環境,別象滿清那樣,大搞文字獄。然後稍加引導,它們一定能碰撞出絢麗的火花來。
在回宮的車上,秦牧默默地思索著,明朝中晚期的這些思想,大多還處在萌芽階段,還不足以作為治國的思想體系。
中國如此大的一個國家,治理起來,必須有一套系統的、完整思想體系,只有這樣,大秦的政治構架才能保持穩定,各種政策才不會相互矛盾,甚至朝令夕改。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而且博大精深,或許從中足以尋到適合的治國之道。
柳如是在經筵上聽了許多當世賢才的激烈討論,心情久久未能平靜,他悄悄看了看秦牧,發現他一直陷於沉思之中,似有所得。
她不敢打擾秦牧,也只能默默地想著自己的心事。
透過簾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