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她的笑容,我無法輕鬆。

豔很小就和爺爺一起生活,奶奶已經不在人世。除了弟弟,她幾乎沒有其他的玩伴。她不愛說話,性格內向,竟有點兒自我封閉的跡象了。聽班上的同學介紹,她讀小學時就沒有朋友,大家都說她怪,不和她一起玩。她不和同學一起跳繩,也不打乒乓球什麼的。別的孩子說說笑笑、打打跳跳的時候,她就遠遠地站在一邊觀望。

讀豔的作文,我才知道,她的父母都在福建打工,好多年都沒有回來過,給家裡寄的錢也實在少得可憐。豔的爺爺脾氣很暴,或許是因為經濟拮据的原因,他經常打罵兩個孩子。豔如果不慎犯下一點兒小錯,爺爺氣起來就說,“把你攆了”。

和爺爺一起生活,豔還是略略知足的,她知道,自己班上還有許多同學被迫寄居在姑姑阿姨家,那種寄人籬下的滋味更是淒涼。

豔非常想念爸爸媽媽。她常常想,如果大人們一回來,大家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那彷彿是一個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最近好長一段時間,父母連電話也沒有了。

天氣已經很冷了,豔還穿著非常短小的衣服,緊巴巴地繃在身上,手腕和腳踝不得不裸露在外面。我提醒她,應該穿一件更合身的衣服,這樣才不至於著涼。 她又少有地對著我笑了一次——就是那種讓人一看就難過的笑容,說:“我媽媽老是忘記給我買衣服,她肯定不知道我長得有多高了。”

豔的日記摘錄:

12月11日 星期四 陰

今天上體育課,大家都很開心,但是我卻認為一點意思都沒有。

我一個人在操場上徘徊,有時也停下來呆看別人。本來在這之前我還有一個夥伴的,可是現在她和別人踢起了毽子,正玩得高興。我感到孤獨,突然就有了一種錯覺。我覺得這一切恍惚都成了一片空白,她們也慢慢縮成了一部正在放映中的電視劇。我僅僅是一名觀眾,只能寂寞地看著他們神采飛揚地詮釋生活。我努力地要為自己尋找一點快樂,卻永遠不能加入到劇情當中。我多麼想一頭塞進電視機裡去,和演員們一起經歷一個故事,可是這能行嗎?這部戲中沒有安排我的角色,導演又怎麼會興師動眾地在劇本中加入我這位不入流的演員呢?

三、餘之:我也想當好孩子

餘之是班上最讓我頭疼的學生。大家對他“告狀”不斷,竟有點兒“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陣勢了。

才開學兩天,就有同學來報告說,餘之的生活費花光了,今天中午就已經在餓肚子了。

英語科代表反映,說他不交英語作業。

語文數學各科代表也紛紛投訴。

室長說,他早上不洗臉,晚上不洗腳,還從不疊被子。

生活委員說,冬天的早晨,餘之還穿著涼拖鞋到教室上早自習。他自己把僅有的一雙球鞋弄丟了。

衛生委員說,餘之好長時間都不洗澡,耳朵後面、脖子上堆滿了汙垢,髒死了。

勞動委員說,勞動才開始,餘之就先跑了。

坐在餘之周圍的同學說,他上課就脫鞋,臭死人了。

班長說,餘之張嘴就是髒話,你勸告他,他不聽,繼續罵,繼續罵。

……

不過,餘之所惹起的都是些小麻煩,比某些孩子還算乖得多。至少,他還沒有打架。上一次,學校某班有個同學帶了一把菜刀到學校來,讓全校師生都猛吸了一口涼氣。

至少,他還沒有偷盜。某個孩子鑽進本村一戶人家,偷走了好幾千塊錢,後來被警察帶走了。

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 卷五(4)

留守孩子比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更容易犯錯,甚至犯罪。不會花錢,不做作業,長時間不洗澡不換衣服,不愛勞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