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53年率兵到達日本的時候,那裡的危機已是一觸即發。他用武力強行進入日本,並於1858年與其簽訂了日美通商條約,當時日本已無力反抗。75【75薩評:實際上這之後還發生過四國聯軍共同炮擊薩摩、奪取炮臺的事件。那個時候,日本和中國的處境很相似,都是被迫開啟國門,既驚恐不平又打不過“船堅炮利”的對手。】
但當時日本舉國上下的口號卻是“一新”,即復辟。這與革命是完全對立的,甚至是落後的。另外一個與“復辟”這個口號聯絡在一起的就是“排夷”。76【76薩評:這裡的“夷”與中國同時代的看法相同,都指的是西方殖民者。他們從東方海上入侵中國,進入日本,按照儒家東方屬於“夷”的說法,他們被冠以這個給野蠻人的稱呼。】國民支援回到閉關鎖國的黃金時代,而極少數懂得這種方式不可行的領導人雖然努力奮鬥,卻紛紛被暗殺。這個不喜歡革命的國家似乎不會改變自己的方針順應西方模式,更不用說五十年後竟能與西方國家進行競爭了。但這一切竟然還是發生了。日本發揮了自己的長處,這與西歐各國完全不同,完成了高層人士和一般輿論都沒有要求過的目標。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沒有一個西方人會認為日本有一個美好的未來。77【77薩評:在當時的西方文獻中,經常把日本與越南這樣的國家並列,從沒想到它會變得如此富強和具有影響力。但這隻能說明西方對東方的不瞭解——哪怕是越南,這個看來小而且軟弱的國家,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都曾經讓西方人栽了大跟頭。】在地平線的上方並沒有看到巴掌大的烏雲預示二十年後會有一場變革的風暴橫掃日本列島。但是不可能的事卻發生了。落後、受等級思想束縛的日本的民眾轉向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並堅持不懈地走了下去。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明治維新(1)
“恢復天皇、驅逐蠻夷”1【1薩評:“尊王攘夷”的口號也不是日本人的發明創造,而是中國春秋五霸第一霸齊桓公提出來的,意思是當時周室衰微,桓公要出來帶領各諸侯重新恢復周天子的威信,並且擊退當時入侵中國的少數民族——這本來是周天子的責任之一。日本的諸侯們採用了這樣一個口號,心裡打的算盤可想而知。】口號宣告了近代日本的到來。此口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護日本免遭外國侵略,使日本恢復到十世紀實行天皇和將軍“雙重統治”以前的黃金時代。京都的天皇朝廷最保守。在支援天皇勢力的人看來,保皇派的勝利意味著要使外國人受到屈辱,並把他們驅逐出去;就是要在日本重新恢復傳統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剝奪“改革派”在所有事務上的發言權。其中,強大的外樣大名2【2薩評:具體說來,這些強大的大名就是薩摩、長州、土佐、肥前四強藩,它們的領土都在比較靠南的地方,所以位於江戶的幕府對他們鞭長莫及。四強藩歷史上是出強悍武士的地方,同時利用地理優勢大搞工商貿易,無論軍事還是經濟,都有實力和幕府對抗。】充當了倒幕派的先鋒,試圖透過“復辟”的方式來取代德川氏家族而統治日本。農民們希望能多保留一些自己種植的稻米,卻痛恨“變革”。武士們既想繼續保持俸祿,又希望能夠為榮譽揮刀上陣。而那些在財政上支援復辟勢力的商人們,雖然希望國家能推行重商主義,但他們卻從未指責過封建制度。
1868年,由於倒幕勢力取得勝利,3【3薩評:指的是1868年在伏見、鳥羽兩地四強藩大敗德川幕府的軍隊,幕府從此失勢。】復辟成功,日本結束了它“雙重統治”的時代。當時,從西方標準的角度看,勝利者將推行一種極為保守的孤立主義政策。然而,新政府從一開始就推行了相反的方針。在它成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它就廢除了大名在各藩徵稅的權力。另外,它取消了土地登記,原來的政策是“四公六民”,即農民要把收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