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不同的民族,大概,作者只能說——有的中國人高尚,有的中國人卑鄙,有的中國人勇敢,有的中國人怯懦……也許,這就是日本可以被征服,而中國終無法被征服的原因吧。】從很大程度上講,日本人既生性好鬥而又和平禮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驁不馴而又彬彬有禮;既固執僵化而又審時度勢;既順從而又憎恨受人擺佈;既忠心耿耿而又背信棄義;既無所畏懼而又膽小怕事;既保守而又善於接受新事物。他們過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的劣跡不為人所知時,他們又會被自己的罪惡感所壓倒。他們計程車兵恪守紀律,卻又叛逆犯上。4【4薩評:以個人的經驗而言,作者的這段評價對日本人是比較貼切的。但是,這樣自相矛盾的性格,怎麼可能體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呢?日本人又沒得精神分裂症。實際上,作者沒有寫出的前提是“在某種條件下”。這個條件就是,面對的是弱者還是強者。當面對弱者時,所有這些生性好鬥、桀驁不馴、頑固不化、保守、勇敢等等修飾詞,都可以在日本人的身上找到影子;反之,當面對強者時,溫和謙讓、能屈能伸、怯懦等性格又可以鮮明地體現在同一個日本人身上。一句話,在日本文化中,崇拜強者而藐視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恐怕會伴隨這個民族的始終了。】

。 想看書來

任務——瞭解日本(2)

瞭解日本人已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再對上述明顯的矛盾置之不理了。我們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危機,比如,日本人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在不攻打日本本土的情況下,日本是否會投降?我們是否應該直接轟炸日本的皇宮?從日本戰俘身上,我們可以獲得哪些有用的情報? 我們對日軍和日本本土人民應採取何種宣傳策略,才能既挽救美國人的生命,同時又能削弱日本人那種頑固抵抗的意志?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即使是那些所謂的“日本通”也會各持己見。如果戰爭結束,為了維持秩序,我們應該對日本人實行長期的軍事管制嗎?我們的部隊是否準備要在日本深山老林的要塞中與那些瘋狂的頑固分子決一死戰呢?在國際和平到來之前,日本會不會發生一次類似法國或俄國式的革命?如果發生,誰將是這次革命的領導者呢?如果沒有發生革命,那日本民族是否將會滅亡?對這些問題的判斷肯定是千差萬別的。

1944年6月,我奉命研究日本,要求我儘量使用一個文化人類學家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方法,儘早瞭解日本民族的真實面目。同年夏初,美國對日本開始了大規模進攻。5【5薩評: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太平洋戰爭實際上也是遵循了毛澤東《論持久戰》描述的過程。戰爭初期的半年,盟軍是處於防禦階段,日軍的進攻勢如破竹,襲擊珍珠港、攻佔菲律賓、直下印度尼西亞,甚至橫掃印度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日本軍隊的衝擊力也在衰弱,中途島海戰的失利是雙方轉入相持階段的標誌。此後,在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戰役,雙方反覆膠著的戰鬥反映了戰爭相持階段的特點。最終,跨越半個太平洋來支援一場戰役的日本帝國敗下陣來。失去了大量艦艇、飛機、士兵,甚至總指揮官山本五十六,日軍不可避免地轉入了防禦階段。盟軍的反攻階段實際並不是1944年夏初開始的,而是在1943年11月,伴隨著美軍發動對吉爾伯特群島的登陸作戰,日本的“外圍國防圈”被撕開,對日的反攻階段已經開始了。】許多美國人都認為美日戰爭可能還將持續三年,或許十年,以至更長的時間。而在日本,民眾們則認為這次戰爭可能會進行一百年。他們說,美軍雖然取得了區域性勝利,但是新幾內亞島、索羅門群島距離日本本土還有幾千英里之遙!而日本官方的公報和媒體幾乎不承認日本海軍的失敗,日本民眾仍舊相信他們將會是最後的勝利者。6【6薩評:不過當時日本的公報已經令人“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