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面,那麼這件倒黴的事情就被稱為厄運——烤麵包落地的方式只是為了向你這個倒黴蛋證明,宇宙中有一種註定的力量,那就是厄運。厄運不是隨機的。落地的永遠是塗黃油的那面,於是得出結論,因為那是墨菲定律。簡言之,墨菲定律在你身上發生,就是為了證明有墨菲定律存在。然而,不同於地心引力,墨菲定律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律——當面包片落地的不是塗黃油的一面,墨菲定律就會神秘地消失。同理,克拉拉摔倒在地、磕光了上排牙,瑞安卻連皮也沒擦掉一塊,瑞安便知道,這是因為上帝已經決定拯救瑞安、放棄克拉拉,而不是因為一個戴著頭盔、另一個沒戴。要是事情反過來,地心引力要走了瑞安的牙齒,讓它們像小小的搪瓷雪球一樣滾下普林姆羅斯山,那麼……你可以拿命打賭,在瑞安心裡,上帝肯定什麼也沒幹。

其實,這就是瑞安想要的最後徵兆。除夕來臨時,他和霍滕絲一起坐在一圈蠟燭中間,熱心地為克拉拉的靈魂祈禱;達克斯則把小便尿到管子裡,看著英國廣播公司一臺的《代代遊戲》;與此同時,克拉拉身穿黃色喇叭褲和三角背心參加派對去了。派對的主題是她提出來的,還幫著刷了橫幅,並從視窗掛出去;她和別人一起跳舞、抽大麻,覺得自己是這所房子裡當仁不讓的美女。但是,隨著午夜不可避免地降臨又離去,預言中的騎士卻並未露面,克拉拉傷感起來,這情緒連她自己也覺得意外。擺脫信仰就像煮鹽水取鹽一樣——有得也有失。雖然她的朋友們——莫林、萬絲等——都拍拍她的背,恭喜她擺脫了那些毀滅和救贖的夢魘,但克拉拉還是靜靜地哀悼著。這十九年,她一直等待著救世主的溫暖撫摸、救世主全身心的擁抱,那個開闢未來、終結過去的救世主,那個帶她遠離所有這一切、遠離朗伯斯區平房中平凡現實生活的救世主。現在克拉拉怎麼辦?瑞安會找到別的消遣;達克斯只需換一個頻道;霍滕絲會等待下一個必然到來的世紀末日,同時會再發很多傳單,信仰愈加堅定。但克拉拉和霍滕絲不同。

出牙期的煩惱(8)

然而,還有一點殘渣,克拉拉的信仰蒸發以後留下來的殘渣,仍然遺留了下來。她還是渴望著救世主,渴望著有個男人會把她帶走、在眾人之中選中她,這樣,她就能穿白衣與他同行:因為(她)是配得過的。 (《啟示錄》3:4)

這樣,這件事或許就不難理解了:第二天早晨,克拉拉·鮑登在樓梯盡頭碰到阿吉·瓊斯,在她眼裡,他並不只是身穿粗糙西裝、矮胖的中年白人。克拉拉透過失落的灰綠色眼睛看著阿吉。她的世界剛剛坍塌,她賴以生存的信仰剛剛宛如低潮一般退去,而阿吉,純粹出於巧合,變成了玩笑中的那個傢伙——地球上最後的男人。

兩個家庭(1)

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 《哥林多前書》7:9如是說。

這話很妙。當然,《哥林多書》還教導我們: 牛在場上踹谷時,不可籠住它的嘴——那麼,自己想去吧。

到一九七五年二月,為了阿吉寶德·瓊斯,克拉拉已拋棄了教會和《聖經》上的一切教條,但她還不是那種沒心沒肺的無神論者,無法在祭壇附近大笑,也無法完全摒除聖保羅的教義。第二句格言不成問題——沒有牛,她也就不算在內了。但第一句格言卻讓她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還是結婚好嗎?即使對方是個異教徒?這可就不得而知了:她現在無所依託地活著,沒有了安全網的保護。叫她煩惱的與其說是上帝不如說是媽媽。霍滕絲強烈反對這樁戀愛,理由是膚色而不是年齡,哪天早上她一聽說這事,就站在臺階上將女兒逐出家門。

克拉拉還是覺得,在媽媽內心深處,寧可她嫁給不般配的男人,也不願她跟他生活在罪孽之中。於是她一衝動就嫁給了阿吉,懇求阿吉儘量帶她遠走高飛,離開朗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