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小師妹送了股份給大師兄,情況就不一樣了。這門生意相當於大師兄也有一份子。他幫自己的生意打理麻煩,可是應當應份的。

不光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那裡也是如此。

「成吧,我去幫你問問張大人和大師兄。」吳宗道,「另外我也不要佔一成股子,我跟大師兄、二師兄一樣就成。我們還按原來的規矩每人付你三千兩銀子做本金,否則可不好意思在你這裡拿分紅。」

見趙如熙要說話,他伸手阻止:「你別說拒絕的話。你這鐵櫃子,賺錢是妥妥的。我們現在才給銀子入股,現等著撿錢,已是佔了你便宜。要是連本金都不給,那成什麼了?」

「好吧。」趙如熙只得同意,「那你幫我說服張大人和大師兄、二師兄。」

吳宗用手指遙遙點了點趙如熙的額頭:「你就會給我找事兒。」

他站起來:「張大人事忙,大師兄也不遑多讓。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機會跟他們說,得有合適的時機。你給我幾天時間,有了訊息我派人通知你。」

「不急。不過紅口白牙地讓人白幫忙,咱也不好意思,師兄您也難張嘴。如果張大人肯答應,我可以讓出一成股子,張大人自己拿著也成,大理寺拿著也成。也不需要他們出本金,直接入乾股。你看如何?」

吳宗定定地看了趙如熙一眼,笑了,用手點點她道:「也不知當初師父是怎樣的火眼金星,把你個小人精兒給認下。成,我會跟張大人說的。」

吳宗自己家的庶務不用他打理,但他辦案,整天跟三教九流打交道,大致的物價是心裡有數的。

這麼個鐵櫃子,去鐵匠鋪裡打製出來,也就幾十上百兩銀子。那個鎖雖然厲害,但只要懂得怎麼做,想來成本也不高。整個櫃子整下來,滿打滿算不超過二百兩銀子的成本。

可趙如熙要賣八百兩,一個櫃子就賺六百兩。數數京城的豪門世家,幾百上千個是能賣得出去的,更不用說外地的客商了。

一千個鐵櫃子,就是六十萬兩銀子。一成紅利是六萬兩。放到一般人身上,定然捨不得一成一成紅利的往外送。可小師妹張口就送,毫不手軟,這份豁達的心胸和精於世故,真不像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

張常慎或大理寺拿了紅利,到時候直接放話說這鐵櫃子算是張常慎或大理寺的生意,滿京城裡,還有誰敢往這生意上伸手?便是太子、皇子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舍上幾萬兩銀子,多個同盟軍和擋箭牌,能讓生意安安穩穩地做下去,小師妹的算盤子,扒拉得還真不是一般的厲害!

談好事情,吳宗自去想辦法,趙如熙這裡則開始忙碌著品嘗廚子做出的米粉。

她雖給出了方法,但因為競爭的關係,廚子們想在她這裡拔得頭籌,就得有自己的思考,依著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儘可能地做出口感和味道最好的米粉來。

所以他們有的往米漿裡摻糯米漿、麵漿,有的則在米粉的配料和湯底上做文章。做出來的米粉口感也是千奇百怪,甜的、鹹的、鮮的、辣的,花樣百出。

當然,能呈到趙如熙面前的,必然是廚子自己試吃過,感覺不錯的。太難吃或不能入口的,在廚子那關就直接斃掉了。

趙如熙不光自己嘗,還讓青楓、點絳和周春、李嫂子一起嘗。感覺味道不錯的就記下來,把自己的品嘗體驗寫出來。

最後大家選出了一份口感最好的米粉。

「你讓他們做出來曬乾,看看幹米粉的口感如何。如果可以,就用這個方子。」趙如熙道。

「至於配料或方子,我提個想法,你讓他們再試。」趙如熙道。

為了在她這裡得個好,那些廚子可是用盡了方法讓配料或湯底味道達到最好。

但做生意,必然考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