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在吵吵,有人進來了,湊到岑翰昌耳邊道:「安王妃派了人來了。」

一聽自己孫女派人來,岑翰昌立刻起身準備去接待。

「那位公公說要進來跟大家說。」那人又道。

岑翰昌不解地皺了皺眉,不過還是讓人帶那位內侍進來,他自己對正在爭吵的一眾人道:「安王妃派了人來,有話要說。」

要是以往,只要說安王妃如何,大家必然會畢恭畢敬地等著,卯足了勁兒拍岑佩璇身邊下人的馬屁。

這會兒大家並不想理會岑佩璇。不過到底要選誰家的女兒(孫女)嫁給齊王做側妃,還需要岑翰昌那關鍵的一票,大家只能安靜下來,等著安王妃身邊的下人到來。

一個太監走進了屋裡,拿著架子掃視了屋裡一圈,開口道:「我家王妃說了,各位叔伯們可能正在為選哪家的女兒給齊王做側妃而苦惱吧?她說,要給齊王選側妃,非岑十二孃不可。」

「憑什麼呀。」福姐兒家的長輩一聽這話不幹了,跳起來道,「憑什麼就選十二孃?以前也沒見安王妃跟十二孃有多好的交情啊?」

大家一聽這話也不解地看向那位內侍:「娘娘有說是什麼原因嗎?」

要知道岑佩璇打從十歲起就跟蕭令譜定親了,又是岑貴妃的親侄女,為人最是傲氣,行事也有些跋扈。年紀比她大的或小的都不敢招惹她。

唯有十二孃,或許也是嫡女被父母哥哥寵著的緣故,一點也不怕岑佩璇,性子要強還很有手段,你來我往地跟岑佩璇過招也沒落下風。兩人整個跟仇人也差不多,都見不得對方好。

現在岑佩璇自己的皇后夢破滅了,卻來給十二孃撐腰,是大家怎麼都想不到的。

「娘娘說,她跟趙知微打過交道,知道趙知微是個極厲害的。要是派個軟弱的姑娘去,就只能被欺負的份。娘娘她也是岑家姑娘,要是您幾位嫁個岑家姑娘去做側妃,混得連站的地方都沒有,她可丟不起那個臉。」

這話一如既往地傲氣。要是平時聽到這番話,屋裡肯定有許多人不高興。但這會兒不光大部分人,便是連福姐兒的家人都沒意見了。

岑佩璇說的實在有道理。

岑家要嫁姑娘給齊王,不就是想加強齊王與岑家的聯絡,再讓岑家姑娘生的兒子成為齊王的第一個兒子,以後繼承大統,再讓岑家的風光延續下去嗎?

嫁個沒用的姑娘去,根本都達不到這個目的。

這一刻,大家都統一了戰線。

福姐兒的家人第一個表態:「成,就讓十二孃去吧。」

他要是再堅持,真把福姐兒嫁過去了,結果福姐兒立不起來,皇上又不允許齊王再納一個岑家女孩兒,那他們這一支不就成了岑家罪人?

孰輕孰重,他還是拎得清的。

確定好了人選,岑家就派人去把這決定跟岑貴妃說了。

「娘娘,家主說娘娘最好讓皇上和齊王同意讓十二姑娘跟趙姑娘同一天進門。」岑家嬤嬤道。

岑貴妃還不知道岑家在自己不知情的時候,就把小兒子的妾氏人選和成親日期敲定了。

她胸口一起一伏,臉色很不好看。

岑家嬤嬤見她生氣,也有些不樂意了。

她臉上堆著假笑,要陰不陽地道:「家主說了,娘娘可別忘了以後您跟齊王殿下還需要岑家支援呢。要是齊王殿下的後宅沒有岑家姑娘,岑家怎麼放心輔佐殿下?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不過是個妾,又不是讓您攪黃了齊王與趙姑娘的親事,另娶岑家姑娘做正妃,您有什麼不樂意的?」

「我是氣你們把事情定了才告訴我。你們有把我放在眼裡,當我是貴妃,是安王和齊王的親娘嗎?」

岑貴妃自然不敢把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