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朝廷內部針對新疆問題發生了爭論,一些人認為海防重要,另一些人主張加強塞防。直隸總督李鴻章重視海防,理由是京城距海岸很近,一旦發生戰事,就會動搖京師,而新疆守不住也不會危及京城。他的老師曾國藩,此前曾提出應以全力打敗回民軍隊,把玉門關以外的問題暫時放一放,李鴻章滿口稱讚這是“老成謀國”的見解。於是有人進而建議乾脆承認阿古柏佔領八座城池的事實,讓他與俄國訂約,將他封為“外藩”。
左宗棠當時在陝甘總督任上,處於西陲前哨,手中握有重兵,軍機處當然要徵詢他的意見。左宗棠堅決反對置新疆於不顧,並向朝廷保證:給他三年時間,他就能收復新疆。
李鴻章見慈禧太后有意採納左宗棠的主張,覺得自己落在了下風,左宗棠還沒進疆,他就散佈失敗主義論調,說左宗棠只會高談闊論,他在西部本來就幹得不怎麼樣,進軍新疆有什麼把握?
左宗棠這個六十四歲的老臣,身在宮廷之外,對朝廷內部的非議充耳不聞,一心要為國家辦事。他寫信告訴兒子,說他年事已高,早想回家頤養,只因西部事關重大,不忍突然抽身而退。
左宗棠關心的是,如何才能既不把新疆軍務辦成曠日持久的戰爭,又能徹底廓清西域,重建邊關的國防體系?他提出首先消滅北疆的白彥虎和妥明的部隊,然後驅趕阿古柏,清理南疆十八城,再來向俄國人索還伊犁。
後來左宗棠平定新疆,基本上是按照他制定的三部曲進行,程序十分順利,朝廷大喜過望。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空前大進軍,抬棺保國防(2)
1875年,朝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進軍新疆,面對的敵人,是暴虐統治和殘酷壓迫新疆各族人民的阿古柏政權。他派出約二百二十個營的兵力西征,先由張曜率領左恪靖軍前鋒部隊進駐哈密,在那裡興辦水利,開墾二萬畝荒田。
第二年,左宗棠派劉錦棠的湘軍為先鋒,進軍天山北部,大軍隨後跟進。劉錦棠的部隊大戰阿古柏手下的白彥虎等部,收復了烏魯木齊一帶。劉錦棠部在9月份佔領了瑪納斯,不再向西推進,顯然是為了避免同俄國人直接衝突。1877春天,劉錦棠開始肅靖南疆。
阿古柏在托克遜修築了三道城堡,北守達坂,阻擋烏魯木齊的劉錦棠;南防吐魯番,阻擋哈密的張曜。白彥虎和於小虎盤踞在南山小東溝,派士兵四出割禾,準備乾糧,企圖繞襲清軍背後。劉錦棠領兵趕到小東溝,白彥虎卻在前一天逃到了金口峽。第二天,劉錦棠部急行軍九十里,追到金口峽,得知白彥虎和於小虎已經逃入托克遜,便不窮追,撤回烏魯木齊。
白彥虎投奔阿古柏,寄人籬下的滋味並不好受。阿古柏欺負他勢力日衰,對他頤指氣使,勒令他的部下違背信仰,剪髮易服,信奉阿古柏的教義,只許他的手下居住在三道城堡旁邊。
清軍將領金順率領部隊進攻瑪納斯南城,久攻不下,請湘軍援助。劉錦棠派出十一個營協助他,又從包頭調來部隊增援。各路清軍攻克了瑪納斯南城,掘開偽清真王妥明的墳墓,俘虜了偽元帥海玉、馬受和馬有才等人。
第二年冰雪融化的時候,劉錦棠決定進攻吐魯番。阿古柏派白彥虎防守這座城市。吐魯番原有滿、漢兩城,阿古柏次子海古投使用一萬名勞工在這裡修建了雄偉氣派的偽王府。
劉錦棠率領湘軍抵達柴窩,這裡距白彥虎駐紮部隊的重鎮達坂城只有二十里。湘軍將士行動隱秘,趁夜急行軍,直撲達坂城。護城河的泥淖很深,淹到戰馬下腹,湘軍騎兵策馬衝過去,在達坂城左邊的山岡排列陣勢,步兵則在城後的山阿布陣。
包圍圈形成之後,天色已明,霧氣散開,城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