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餘曉菲報考了一所美國高中。在之後的幾個月裡,餘曉菲將精力更多的放在了英語上面,當然,其它的功課也不能落下。

最後的成績還算不錯,餘曉菲以比較靠前的名次考入美國高中,正式成為了一名小留學生。為此父母還專門請親戚朋友好好的慶祝了一番,自己家也出了個留學生啊!

爺爺擔心孫女在國外喝不上好茶葉,專門去茶葉市場批了幾斤上好的鐵觀音,還特別讓人分成一小袋一小袋的壓縮小包裝,方便攜帶。奶奶擔心孫女在外面認床,睡不好覺,親自用茶花做了一個大大的枕著。外公一直叮囑外孫女要注意身體,多跟家裡聯絡,不要怕花錢,並把自己的小金庫全都拿了出來。外婆則是擔心外孫女吃不慣外國的飯菜,準備好很多能長期儲存的食品:醃肉、肉鬆、楊梅……

爸爸媽媽更是忙碌的給女兒準備各種物品,最後實在是太多,餘曉菲也只能挑選一些常用的帶著。

餘曉菲自己也準備了很多東西,在去之前,她餘曉菲就開始計劃在國外的生活。雖然以後會住在馬丁森夫婦家,但是餘曉菲還是不想太過麻煩別人,所以在去之前就計劃著怎麼勤工儉學。

打工的話,以自己的年紀也就是送送報紙,刷刷碗什麼的,這類工作一是時間不自由,二是掙的也不是很多,只能當做備選項。高等一點兒工作自己恐怕也找不到,那麼只能換個方式了。比如——將自己的繡品拿去賣?!

拿出自己這幾年的繡工成品,俞曉菲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現在自己的針法已經很純熟了,簡單的小花樣繡起來一點兒也不費功夫,大幅的作品也能夠獨立完成。

在人物繡方面餘曉菲也下了很多功夫,再加上雙面繡的特技,應該能開啟銷售市場。最重要的是,刺繡在時間方面也非常的寬鬆,可以在業餘的時候抽時間來做。這個可以做為經濟來源的一個主要方式。至於其它的,再慢慢的考慮。

於是,餘曉菲準備了充足的絲線的布料。大型的繡架是帶不了了,只帶了幾個大小不同的圓型小繡架,至於大型的,可以有條件的時候再去訂做。

餘曉菲還帶了幾件京劇的戲服,即可以藉以思念家鄉,也可能找機會在美國宣傳宣傳國粹。二胡也是一定要拿的,自己還要繼續練習。

---------------我是向美國出發分割線-----------------

終於到了離別的那天,告別了親人,餘曉菲跟著馬丁森一家向美國出發。當飛機起飛的時候,餘曉菲終於忍不住趴在馬丁森夫的人懷中哭了。

餘曉菲在馬丁森家住了下來。平時幫著馬丁森夫人做做家務、偶爾做幾道中國菜餚、溫習一下美國高中的課程、做些刺繡、拉拉二胡……

邁克小哥對於中國妹妹住在自己家,興奮極了。沒事兒就拉著餘曉菲四處轉轉,向新結識的夥伴們炫耀炫耀——自己有個多麼可愛的中國娃娃做妹妹啊!餘曉菲也很高興,跟著在周圍轉來轉去,可以瞭解下環境

每次出門餘曉菲都會帶上自己做的中國點心和幾樣小巧的繡品來做為與新朋友、鄰居結識的禮物。沒多久,周圍的鄰居們都知道回國的馬丁森家有一個可愛的中國女孩,會做好吃的中國點心,還會做很漂亮的中國刺繡。

番外:李老師

李老師在戲曲學院教京劇,雖不能說是桃李滿天下,卻也教了不少學生。

餘曉菲在她教的學生裡面並不是資質最好的。

第一次見到餘曉菲是在學校的一次招生中,小小的女孩瞪著大大的眼睛,一臉好奇的盯著招生宣傳上的京劇舞臺照看,再見面時她就成了自己的學生。

小女孩的聲音很嬌嫩,柔柔軟軟的,剛開始還以為會學花旦,小孩子嘛,都喜歡活潑豔麗的角色。沒想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