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選一的。朕明白你對騎兵的感情,只是你和朕都不能扭轉世界軍事發展的大趨勢,盲目的指望和世界的潮流對抗,我們最終是要付出很慘烈的代價,甚至是國破家亡。這些事就這麼定下來了,不要再去爭議,陸軍部和總參謀部要考慮的不是逼迫朕選擇退讓,也不是給朕玩弄陽奉陰違的把戲,而是將事情處理妥當,安撫好那些被裁撤的部隊,要講道理,擺事實,要在穩定的軍心之下調整此事。”
蔡鍔還想再勸,蔣方震匆忙搶先道:“皇上聖明,實乃臣等愚昧不知輕重,臣等必定不負皇上所託,不負臣等之職責。”
宋彪其實已經很不耐煩,如果說是有困難,他可以一起商量,如果是沒有足夠的軍費處理這些工作,他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
明明大的趨勢就在眼前,不可阻擋,卻為了這種利益,那種利益不肯改革,這真是讓他感到出奇的憤怒。
蔣方震三人不敢再在這裡拖延下去,見情勢不妙就匆忙退出了御書房,三人一起回了軍部再行商量對策,皇帝的心意已經是太堅定了,根本不容辯解,事到如今是隻能按照皇帝的意思辦下去。
蔣方震和蔡鍔兩人原先都以為陸軍同空軍、海軍不同,都已經是蔚然成型,立足於世界頂尖水平,根本不用太多的新規劃,只要維持目前的狀態就是最大的任務,所以才會掉以輕心,簡單的寫了一份三期規劃應付了事。
誰能想到居然是這樣,這真是讓他們兩人都大為驚訝。
如今事情已經不可能更改,只能硬著頭皮按照皇帝的意思重新的大規模編制第三個五年計劃,這麼一來可就是大工作了,皇帝不過是花兩天的時間權衡大局,提一個大概的總目標,具體到細節可就麻煩了。
那麼多的大變動,哪些部隊是一級,哪些部隊是二級,裁撤的舊兵制如何安置,新兵制如何選拔,選用什麼樣的裝備,如何控制軍費,以至於恰好能夠完成任務,裁撤到巡防軍的各支部隊如何安排,哪一個旅去哪一個省,各種因素和問題都要考慮。
總參謀部還有一個更討厭的問題,那就是隨著裝備和編制的大改進,如何提高作戰力,如何改編細節的編制,如何設計訓練科目,裝備如何調整,如何才能在軍費允許之內達成最大的作戰力價值,如何才能保證作戰思想和戰術的統一?
軍事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細節到深處都是數學。(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
1921年是帝國正式作為世界列強帝國出現在世界外交舞臺的一年,英法聯軍在高加索地區的大敗,間接的證明了帝國陸軍的實力。!
這是帝國外交的新紀元和新時代。
1921年是中法締結同盟的十週年紀念日,出於對中華帝國在一戰中對法國作出的巨大貢獻,法國政府決定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同樣出於對兩國永久同盟關係的最高程度的重視,帝國新上任的內閣總理大臣歐陽賡親自前往法國訪問,並將出席中法兩國政府聯合舉行的慶祝會。
1921年2月,帝國海軍大臣宋文翽陪同總理歐陽賡出訪法英兩國,帝國前任海軍大臣程璧光作為華皇和總理的特使秘密訪問德國,帝國財政大臣張康仁訪問美國、墨西哥和南美洲國家。
在此期間,帝國外相梁敦彥訪問伊朗、伊拉克、沙特和亞塞拜然,同亞塞拜然共和國、伊拉克兩國分別簽署《中東特殊保護條約》,將亞塞拜然和伊拉克納入帝國的保護國範圍,同伊朗簽署《中伊戰略互助條約》,確立對伊朗的准保護地位,同沙俄阿拉伯則簽署《中阿互助互惠協約》。
帝國副外相李恩富前往中亞,對蘇俄管理下的哈薩克自治國進行訪問,此後前往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