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投降!這樣既可以保持我們的名節,又可以給自己留條後路。”

眾人一聽,都齊聲叫好。先前大家的顧慮就是怕被國人辱罵為賣國賊漢奸。現在我們只是向清朝借兵,而不向它投降,這樣確實既可以達到抗李的目的,又無人敢罵我們為漢奸。

孫文煥聽了,卻不以為然,他說:“我覺得這事總不對勁兒!難道說公開賣淫的女人是妓女,而暗地裡賣淫的女人便不是妓女了。”

眾人聽後,鬨堂大笑,都罵孫文煥是死腦筋,該轉換轉換觀念,其實賣淫與借兵不是一回事。

孫文煥一聽不耐煩了,大叫:“我覺得它與它就是一回事嘛!你們卻為何認為它不是一回事呢?”

吳三桂聽後,心裡不舒服了。他怕孫文煥說出更難聽的話來,連忙制止他,然後轉移話題說:“我倒有一個擔心,我與清兵積怨太深,只怕他們不肯借兵給我!”

方獻廷說:“我倒覺得清政府會答應借兵給我!”

郭雲龍問:“我看未必!”

方獻廷說:“現在我方,李賊加滿清就好比三國時期的三國鼎立,任何兩方團結起來可以擊敗第三方,而任何一方又都沒有能力消滅另一方。因此,誰與誰聯合去消滅另一方,這就得看哪兩方有共同的利益驅使了。李自成與清廷聯合來消滅我方的可能性是沒有的,因為誰都想使自己的政權穩固,不受外力干擾。而我方與李賊結合的可能也沒有。現在就看清朝與我方有沒有可能結合?”

孫文煥罵道:“你怎麼也學他們,變得酸溜溜的又囉嗦又煩人。你乾脆直說吧!”

郭雲龍說:“清政府早就有意逐鹿中原,然而,李自成若能站穩腳跟,便會成為他們的最大障礙;而我們也想將李自成趕出京城。這就是我們的共同利益所在。”說到這裡,郭雲龍一頓,轉過語氣說,“不過,我擔心請佛容易送佛難!到時候清兵是請來了,倒成了引狼入室!”

郭雲龍這句話一下觸到了眾人的痛處!大家心裡都有這層顧慮,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現在郭雲龍說出來了,眾人便沉默下來,不再開口。吳三桂心中不是沒有這層顧慮,只是覺得那事是後來之事,形勢會怎樣發展實在令人難以預料!而現在如果不聯合清兵,自己就會有滅頂之災,根本無法談將來。權衡利弊,還是請清兵強些。至於是否是引狼入室,那便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但他沒有想到郭雲龍竟然提出來了,而且提出來後,還引起了眾人的共鳴,他便有些急了。他覺得事情都開了頭,不能這時候壞了大事。於是他決斷地說:“此事不可過分憂慮!再說也是以後的事。而我們目前有無出路是大事。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我們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吳三桂話一出口,眾人立覺肅然,都認為就這樣辦!

吳三桂讓擬好書信,叫郭雲龍和楊��屯��蕖�

等這一切都辦好了,吳三桂像散了架一般沒有力氣了。天色也已晚,吳三桂信步走出房間,來到野外。

他之所以來到野外,是想一人獨處一會兒,好好地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認真地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

雖然當著眾將的面,他說得非常決斷,但其內心也是憂鬱甚至是痛苦的。他明白自己今天的選擇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他想:如果不是李自成欺人太甚,如果不是自己的力量不夠,如果自己還有一條路可走,他都不會選擇這條路!

走這條路,對他來說,雖然可以儲存勢力,可以給自己報仇。然而,自己會因此將原來的聲譽毀於一旦,會成為歷史的罪人。尤其是孫文煥那個比喻,深深地刺痛了他。他沒有怪罪孫文煥的意思,孫文煥是自己同生死共患難的兄弟,孫文煥只不過是直話直說罷了。其實許多人心裡都是這麼想的,他們之所以沒有說是因為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