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桂參贊笑了笑,補充道:“在駐外使領館的財務管理方面,財政部、外交部有好多檔案,什麼能報銷,什麼不能報銷,能採購什麼樣的車輛,能夠採購幾輛,一條條一款款規定得很細。
如果駐在國的政府官員沒那麼**,一切都能公事公辦,工作要好開展得多,沒那些亂七八糟的開銷。但在南非那樣的國家,想辦點事真沒有那麼容易,不管拜訪誰都要準備點禮物,儘管我們總是提醒在海外的中國公民不要賄賂當地官員或警察。”
大佛好找,小鬼難纏,這是沒辦法的事。
韓博若有所思,李曉蕾則忍不住問:“桂參贊,韓博上任之後的工作,跟領事館的領事保護是不是有所重疊?”
“我覺得不能用重疊這個詞,韓博上任之後一樣是參贊,一樣是使館人員,只是工作有所側重。”
做外貿時李曉蕾三天兩頭出國,對駐外使館實在沒什麼好感。
沒想到風水輪流轉,時隔幾年丈夫居然成了外交官,自己竟然成了外交官的太太,想到之前的一些親身經和聽到的一些關於求助的事,忍不住問:“桂參贊,如果有同胞遇到困難,並且找到韓博,韓博能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把桂參贊問得很尷尬,看著眾人滿是好奇的樣子,又不得不回答。
他摸摸鼻子,苦笑著說:“有人在國外被偷走或被歹徒搶走現金和銀行卡,身無分文,找到大使館或領事館,使領館方面建議他儘快與家人聯絡,從國內匯款救急。求助了,卻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救助,對我們有意見。
這樣的事以前不止一次發生過,以後或許同樣會發生,但這麼做是實際的,符合領事保護程式和規定。畢竟政府實施領事保護的能力是有限的,駐外使領館的工作人員人數有限,經費同樣有限。”
“什麼都做不了?”
“只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隨著經濟和交通通訊技術的發展,走出國門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足跡遍佈世界各地,再加上國際安全環境日益複雜,怎麼可能提供“保姆式”的服務。
老百姓對政府的普遍期待又那麼高,直接導致領事保護的“供需矛盾”。
桂參贊能夠感覺到李曉蕾的失望,又解釋道:“歸根結底,這方面的宣傳太少,宣傳不到位。遇到事許多人習慣找政府,卻不知道政府能為他做什麼。比如一個人合法權益在所在國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民事糾紛,或涉及刑事案件,使領館只能應他的請求推薦律師、翻譯或醫生,幫助他進行訴訟或尋求醫療救助。
可以在所在國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為他們撤離危險地區提供諮詢和必要的協助;可以在他被拘留、逮捕或服刑時,根據他的請求進行探視;可以在他遭遇意外時,協助他將事故或損傷情況通知國內親屬;可以在他遇到生計困難時,協助他與國內親屬聯絡,以便及時解決費用問題……”
桂參贊話鋒一轉,接著道:“既要了解這些,也要了解使領館不可以為他做什麼,比如不可以幫他申辦簽證;不可以為他在當地謀職或申辦居留證、工作許可證;不可以干預所在國的司法或行政行為;不可以為他支付酒店、律師、翻譯、醫療及乘坐飛機、輪船、火車汽車等旅行費用或任何其他費用。”
難怪許多華人華僑說有事找使領館沒用,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細想起來使領館真很難為駐在國華人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我們如此,韓博上任後一樣要面臨許多困難。畢竟對海外中國公民的保護要受制於駐在國的主權,他在國外不擁有任何能夠控制事件進展的實質性的行政或司法權力,只能透過建議、溝通、協調、監督、敦促等方式來促使駐在國司法部門保護海外中國公民的權益。”
前輩說了很多,這些話在其它場合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