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保險商一樣,極力提倡提高生產力。在他《懺悔錄》的所有自貶之中,明顯地,他為一件事而自豪:“我們,在英國,比任何國家都可以更絕對地說,不是遊手好閒的人。不論貧富,我們人人都有事做。”他以懶惰的西班牙公爵為例,說明“有確鑿證據,表明懶惰習慣影響許多代人”;或以義大利農民為例,“他們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遊手好閒”。布林沃-利頓1846年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勞動是精神的精髓……最無用的人在俱樂部打著哈欠,或者在卡拉布里亞的陽光下數著地毯上的害蟲,他們沒有任何藉口說想要……目的。”同樣,他們的鴉片同伴柯勒律治稱讚“卓有成效的勞動和很好地使用時間帶來的”快樂,猛烈抨擊與“可怕的自我懲罰的鴉片惡習”有關的“懶惰”。然而,儘管《懺悔錄》悔恨般的自我羞辱,德?昆西未能令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家們滿意。他的“病態般的內省習慣”——這種“不斷探究自我情感的有害做法”——使他成為“現代作家中最不健康和最不正常的人”,1859年文學協會這樣評價道。問題出在德?昆西像許多其他服用鴉片者一樣,有一種常常是不穩定的、突發的、分裂的和不連貫的個性。毒品上癮的人,很少能符合中產階級的人格觀,即人格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人格要穩定、持久、一致,需要表現出一個真正一致的內我,以證明擁有健康,是一個好公民。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章 新發明的專利時代(5)

到了中葉,根據威廉?德斯?沃克斯爵士(1834—1909)的說法,“一般英國人讀了德?昆西的《懺悔錄》之後,對鴉片的成見更深了”。雖然沃克斯認為該書令人不滿,其他人卻被書中病態的呻吟所吸引。“對某種東西,尤其是對不熟悉的東西有一種病態渴望的”人,一位美國醫生,治療毒癮的專家說,閱讀像德?昆西那樣的書,會產生一種渴求……肯定以束縛一生而告終”。法國作家阿爾佛雷德?德?繆塞(1810—1857)出版了翻譯不精確的《懺悔錄》,對他的同胞赫克託?柏遼茲(1803—1869)創作《幻想交響曲》(1830)產生了影響。曲中有一個強有力的鴉片夢幻章節。在後一代人中,詩人佛朗西斯?湯普森(1859—1907)在研讀了《懺悔錄》之後,決定用鴉片做試驗。到了20世紀末,《懺悔錄》逐漸成為有關鴉片癮的主要(誤導性的)資料。

德?昆西的經歷與其同時代的法國小說家查爾斯?諾第爾(1780—1844)的經歷不差上下。在大恐怖時期,他的青春期給他留下了傷痛。年青的時候為了激發文學創造靈感,他服了大量的鴉片,幾乎為此喪命。他的第一部小說《薩爾斯堡的畫家,一顆受傷之心的情感日記》(1803),令人想起歌德的《威廉大師》(1796)中主人公情感的痛苦演變。諾第爾認為,個人的發展是神聖的。他是最早借助鴉片尋求提高心智和超然情感的浪漫主義作家之一。麻毒品不在追求麻木不仁之列,而是發現自我的探索。一次,食用鴉片的名聲讓他脫離危難。1804年,由於發表反拿破崙的文章,他被捕入獄。家裡的朋友(包括杜布斯省省長和比尚松市市長)將他從監獄中解救出來,理由是他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癮君子,有“幾近精神錯亂”之症。成年之後,諾第爾準確預見到一種偉大的新文學,但意識到他的天分不足,難以領導這一潮流,為此備受煎熬。但是,到19世紀20年代,他拋棄用鴉片作為一種藝術之拐,找到新的創作源泉,即將他過去的生活經歷寫成小說。他的舊習的唯一殘留,是他對藥理多樣性的喜好。到最後,他一直襬弄他的身體,嘗試許多未知的異域秘方。他的性格依然像德?昆西那樣是多重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他有不同的身份:植物學家、昆蟲學家、語言學家、知識淵博的藏書家、伊利里亞的公務員、民間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