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克斯爵士就看到了骨瘦如柴的中國乞丐,反映出抽鴉片的悲慘結局。在同一時間,在倫敦定居的中國人的數字開始增加(從1861年大約147人上升到1880年的600多人)。他們集中在波普勒和斯特普尼。從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和威爾士親王(1841—1910)1869年的多次造訪判斷,中國人的鴉片館最初是誘人的,而不是令人厭惡。狄更斯參觀了位於布魯蓋特費爾茲遠離維多利亞大街在紐考特一帶的房屋。幾個月之後,他在《埃德溫?德路德之迷》(Edwin Drood)中描述鴉片館情景時,利用了這次參觀的經歷。書中的景象就像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中的雜湊什蒙幻景一樣令人難忘。1872年的一天晚上,幾個法國人,包括藝術家古斯塔夫?多雷(1832—1883),一位年輕的波拿巴王子及皇太子的老師,在蘇格蘭場保鏢的保護下,訪問了懷特查普爾的貧民區。他們發現了倫敦鴉片黑社會與失業之間的早期關係。在布魯蓋特費爾茲,他們參觀了——

埃德溫?德路德開場的房間。在一張有四個柱子的破床架上(四個柱子的頂部幾乎要碰上,上面掛著一捆捆破亂不堪的布),在一張堆滿難以形容的衣服的床墊上,四肢攤開躺著一個印度水手,吸鴉片吸得爛醉如泥。床腳一個女人,身上裹著破衣服,伴著一盞小銅燈,在微弱的燈火上攪拌鴉片。當我們進去的時候,她的頭只是朦朧地轉了一下。我們帶進的一陣夜風,讓她猛一哆嗦,然後繼續加溫那黑色的混合物。從那張臉上很難看到人的任何模樣,碩大蒼白的幹嘴唇嘬住粗糙的木菸斗,吸進毒品。那個男人看起來死了一般。她說他早晨四點就出門,試圖到碼頭找一份工作……但沒成功。

這個場面似乎與維多利亞時代倫敦人的常規生產力格格不入。“倫敦在外國人眼裡,看起來死氣沉沉,因為整個倫敦都在努力工作,”一個法國人說。他認為,高價律師那種極強的、自我苦修的習慣,是民族特性的典型:他們的午飯就在三明治飯盒裡,這樣本能的迫切需要也不會佔去大部分寶貴的工作時間。”中國人抽鴉片的影響是國際性的。法國小說家奧克提夫?莫泊(1848—1917) 1869 年到巴黎嘗試他做戲曲評論家的運氣:

他遇見一個剛從交趾###回來的人,告訴他波德萊爾寫的關於抽鴉片的事,全是胡扯;相反,那樣可以獲得心滿意足。那人給他一根菸管和一件交趾###長袍。於是,他在那裡泡了四個月,身穿花袍,一袋煙一袋煙地抽,一天抽達124袋煙,最多每24小時吃一隻嫩煮的雞蛋。最後,他完完全全是自暴自棄了,承認吸幾袋煙後,鴉片帶來歡樂,但是鴉片的作用過後,吸鴉片的人會處於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哀的空虛。最後是他的父親,找到他,拿走他的長袍,退掉他租住的地方。他曾經給他父親寫信,說他在義大利。他父親陪著他,像一個真正的潦倒之人,數月裡走遍了整個西班牙。

在美國,中國式鴉片文化的衝擊更重要。1848年加利福尼亞淘金熱造成需要大量的中國契約礦工。年輕的男性農民到美國,打算在那裡工作一段時間掙些錢供養他們在中國的家人,還債主的債,積夠錢後回到他們故鄉的村莊。這些華人中的一些人在出發到美國之前吸過鴉片,但是他們的新環境更有助於上癮。加州工地條件艱苦,無論在肉體上還是在情感上。工棚裡的人經常是絕望得借狂歡逃避,不是到鄰近採礦鎮裡的中國商店或洗衣店,還是到舊金山的唐人街,他們沉溺於賭博、嫖娼和抽鴉片。一些在美國的華人抽鴉片只是偶爾抽抽,在節日或其他特別場合,只要狂歡的時間不超過10天半個月,他們在生理上並不上癮。的確,當透過煙管吸進一小點嗎啡成份時,儘管煙霧或許淡淡的,很誘人,吸鴉片並不像注射嗎啡一樣有破壞性。在美國的華人抽鴉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