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臣希望賈閏甫能與我一同前往。”

皇帝李淵沉吟片刻,見李密態度堅決,便答應了他的請求。又命人將賈閏甫召入宮來。

殿內焚著龍涎香,李淵命李密、賈閏甫兩人一同登上御榻,這在當時是莫大的殊榮。內侍奉上金樽美酒,李淵親自為二人夾菜斟酒,語重心長道:\"朕與卿等共飲此杯,以示同心。大丈夫一諾千金,朕既許卿東行,必不相負。縱有朝臣反對,朕亦當力排眾議,朕願以真心相待,絕非他人能夠離間我們君臣之情。望卿等勿辜負朕的心意,建功立業,以報國恩。”

李密、賈閏甫聞言,趕緊跪拜受命,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李淵看二人神色,隨即又命王伯當為副使,率精兵三千隨行,並特賜李密御馬\"飛白\",以示恩寵。

李密與賈閏甫詳裝感動不已,連忙再次拜謝接受命令。

是夜,李密與王伯當密議於府中。王伯當低聲道:\"主公,李淵此舉,名為重用,實為試探。我等當如何應對?\"

李密凝視著案上的地圖,手指劃過潼關、桃林,沉聲道:\"李淵欲使我與王世充兩敗俱傷,我豈能如他所願?待出潼關,自有計較。\"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一日,長安城外朔風凜冽,旌旗獵獵。李密一行整裝待發,隨行有賈閏甫、王伯當等心腹,以及三千精兵。

臨行前,皇帝李淵特賜御酒,又命李密將半數部眾留駐華州。

唐初的華州,即現今的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地理戰略地位。華州(古稱鄭國)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設立,當時稱為華山郡,治所在鄭縣(即華州區)。在華州的歷史中,名稱曾多次變更。例如,唐武德年間一度改名為太州,但不久後又恢復為華州。此外,華州還曾改名為華陰郡,但使用時間也不長,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華陰郡,乾元元年(758年)複稱華州。唐初,華州轄鄭縣、華陰、下邽三縣。唐末,還曾短暫地將櫟陽縣劃歸華州,但時間很短。

華州位於長安以東180裡,是關中地區的重要門戶,東距洛陽670裡,是唐代長安與洛陽之間驛道的必經之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華州被稱為“通化門前第一州”。由於華州地處關中軍事要地,唐肅宗時期在此設立了鎮國軍節度使和潼關防禦使,管轄華州和華州的軍事事務,確保這一戰略要地的安全。

華州在唐代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華州也因此成為當時的文化重鎮。唐代許多著名詩人都曾吟詠過華州,如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王昌齡等,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杜甫在任華州司功參軍期間,還寫下了《題鄭縣亭子》等著名詩篇。

唐初的華州不僅在地理和軍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豐富的文化和文學成就也使其成為唐代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皇帝李淵命李密將半數部眾留駐華州的決定,筆者覺得,唐高祖當時是不是唯恐李密不亂?這一決定看似是對李密的信任與重用,實則暗藏深意。這一舉措,既是對李密兵權的削弱,也是對其忠誠度的試探。

李淵早已覺察李密心思,也明白放虎歸山易,收虎入籠難。此舉既可防止李密坐大,又可觀察其反應。

李密何等精明,豈會不知其中玄機?當他接到這道命令時,心中警鈴大作,暗自思忖:“李淵真是老狐狸,此舉分明是要斷我臂膀。若我抗命,便是授人以柄;若我順從,則實力大損。\"

於是他面上不顯,只是恭敬領命,甚至主動表示:“臣蒙陛下厚恩,自當謹遵聖意。留駐華州之部眾,將以待陛下調遣。”

這種表面恭順、內心警惕的態度,正是李密在政治博弈中的生存之道。在長安這個權力漩渦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