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成奇勳和曹尚佑站在新推廣城市的試點學校裡,看著孩子們充滿活力地參與文創課程,滿心以為文創教育模式的推廣終於能步入正軌,殘障兒童文創教育事業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短暫的安寧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新的危機如隱藏在暗處的暗箭,再次向平臺襲來。

隨著文創教育模式在試點城市逐漸站穩腳跟,平臺計劃進一步擴大推廣範圍,與更多學校建立合作關係。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的時候,一所試點學校突然提出要中斷合作。原來,學校內部部分領導和教師對文創教育的理念產生了新的分歧,他們認為文創教育過於注重創意和實踐,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與學校一貫堅持的教育理念不符。負責學校合作的小吳,拿著學校的合作中斷通知,神色慌張地走進成奇勳的辦公室:“成總,曹總,不好了![學校名稱] 要中斷合作,他們對我們的教育理念有質疑,這要是處理不好,其他學校可能也會受影響。” 成奇勳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他深知一所試點學校中斷合作帶來的連鎖反應,不僅會影響推廣進度,還可能動搖其他潛在合作學校的信心。

成奇勳立刻聯絡曹尚佑,兩人緊急召集教育理念溝通團隊、推廣團隊和公關團隊商討應對策略。會議室內,氣氛緊張得讓人窒息。曹尚佑眉頭緊鎖,語氣急促:“教育理念溝通團隊馬上與學校進行深入溝通,詳細瞭解他們的具體顧慮和質疑點,用實際案例和資料展示文創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積極作用;推廣團隊梳理目前的推廣成果和學生反饋,整理成詳細報告,向其他學校展示文創教育的成效;公關團隊關注輿情動態,提前做好應對負面輿論的準備。”

教育理念溝通團隊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多次前往學校,與領導和教師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團隊成員們詳細介紹文創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對學生創造力、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同時展示了試點學生在文創課程中的優秀作品和顯著進步。在一次溝通會議上,溝通團隊的小張耐心地講解著:“文創教育並非忽視基礎知識,而是透過創意和實踐的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您看這些學生的作品,不僅展現了他們的創意才華,背後更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然而,學校方面的態度依然堅決,溝通陷入了僵局。小張滿臉疲憊,焦慮地說:“他們還是不太認同,我們該怎麼辦呢?” 成奇勳鼓勵道:“別灰心,我們再找些權威的教育研究資料,從理論和實踐多方面說服他們。”

在解決合作學校問題的同時,平臺又面臨著團隊變動的困境。推廣團隊的一位骨幹成員,一直以來在推廣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卻突然提出離職。這位成員表示,自己有了更好的個人發展機會,不得不離開。他的離職不僅帶走了豐富的推廣經驗和資源,還對團隊士氣造成了不小的打擊。負責團隊管理的小錢,神色焦急地向成奇勳和曹尚佑彙報:“成總,曹總,[骨幹成員名字] 要離職,這對我們推廣團隊影響太大了,很多工作都在他手上,他一走,我們的推廣進度肯定要受影響。”

成奇勳和曹尚佑意識到,骨幹成員的離職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團隊的不穩定。他們一方面與離職成員進行深入溝通,試圖挽留,同時表達對他個人發展的理解和祝福;另一方面,迅速啟動人才儲備計劃,從內部選拔有潛力的成員接替離職崗位,並邀請行業專家對新成員進行緊急培訓。在與離職成員的溝通中,成奇勳誠懇地說:“我們很捨不得你,但也尊重你的選擇。希望你未來發展順利,也希望你能在離開前,把工作交接好,幫助新成員儘快上手。” 離職成員被成奇勳的真誠所打動,答應會認真做好交接工作。

解決了團隊變動問題,平臺又遭遇了市場競爭的難題。當地一些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