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為人正直,精通賬務,或許可勝任典寶所之職。”

朱樉(眼睛一亮,急切問道):“哦?此人當真如此?你且詳細說來。”

旁白:在王府內部,對於新官員的設定,眾人既有期待,也有擔憂。期待新官員能帶來新的管理思路,提升王府的運轉效率;擔憂新官員與現有幕僚產生矛盾,影響王府的穩定。這種複雜的心態,反映出權力結構調整時,各方勢力的微妙變化。而朱樉作為秦王,既要考慮王府的利益,又要遵循父皇的旨意,在選拔官員上,慎之又慎,生怕有一絲差錯。

第三幕:朝堂暗流

時間:下午

地點:應天府某茶樓

場景:應天府的一家茶樓內,茶香四溢。幾位官員坐在包間內,神色各異,低聲交談著。

官員甲(神色擔憂,壓低聲音):“今日朝堂上討論王府官員設定,你們說這背後是不是還有深意?”

官員乙(不屑地哼了一聲):“哼,陛下這是加強對藩王的控制呢。這新設定的官員,說不定就是陛下的眼線。”

旁白:應天府作為都城,茶樓酒肆眾多,是官員們私下交流的重要場所。在這裡,各種訊息、議論紛紛流傳,朝堂上的每一個決策,都會成為眾人私下討論的焦點。而王府官員設定這一決策,在官員們看來,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政治意圖。

官員丙(微微皺眉,沉思道):“不管怎樣,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個機會。若是能安排自己人進入王府任職,說不定能為家族謀些好處。”

官員甲(連忙擺手):“可別亂來,陛下對官員選拔監管甚嚴,若是被發現有貓膩,那可是大禍臨頭。”

官員乙(冷笑道):“怕什麼?只要做得隱蔽些,誰能知曉?”

旁白:在權力的漩渦中心,一些官員為了個人和家族的利益,不惜冒險鑽營。他們試圖在王府官員選拔中安插親信,謀取私利。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朱元璋設立官職的初衷,也破壞了朝堂的清正風氣。而朱元璋對官員的嚴格監管,與這些官員的貪婪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權力鬥爭的複雜性和殘酷性。在這個看似平靜的朝堂之下,暗流湧動,每一個決策的背後,都隱藏著無數的利益糾葛和權力博弈。

第四幕:民間傳聞

時間:傍晚

地點:應天府集市

場景:應天府的集市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叫賣聲此起彼伏。幾個百姓圍坐在街邊的茶攤前,一邊喝茶,一邊閒聊。

百姓甲(興奮地說道):“聽說了嗎?皇宮裡又有新動靜了,要給王府增設官員呢。”

百姓乙(好奇地問):“這增設官員跟咱們老百姓有啥關係?”

旁白:應天府的集市,是民間生活的縮影。這裡匯聚了三教九流,各種訊息在這裡傳播、發酵。百姓們雖然身處底層,但對朝廷的一舉一動也頗為關注,朝廷的決策,往往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百姓丙(搖頭晃腦,煞有介事地說):“這你就不懂了吧?王府官員多了,開銷自然就大,說不定到時候又要加稅呢。”

百姓甲(擔憂地皺起眉頭):“哎呀,可別再加稅了,咱們老百姓日子本來就不好過。”

百姓乙(嘆氣說道):“咱們能有什麼辦法?只能盼著朝廷能多為咱們著想。”

旁白:民間百姓對王府官員設定的反應,體現出他們對生活的擔憂。在他們看來,朝廷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自己的生計。這種樸素的擔憂,反映出封建王朝時期,底層百姓在政治面前的無奈和無力。他們無法左右朝廷的決策,只能默默承受著政策帶來的影響,期盼著生活能有所改善。

第五幕:賢才舉薦

時間:次日上午

地點:應天府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