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的夜,總是來得特別快。

華安站在御膳房的密室中,藉著微弱的燭光清點錦盒中的物件。除了大周后給的那些食譜,還有李煜託付的手抄本。兩位主人給的信物在燭光下閃爍著微光,彷彿訴說著某種奇妙的緣分。

"時間不多了,"老孫的聲音從暗處傳來,"明日一早,你就帶著這些東西出城。"

華安抬頭:"這麼快?"

"不得不快,"老孫嘆息,"剛收到訊息,宋軍的先鋒隊已經到了江寧,最多三天就會抵達城下。"

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這是我給臨安舊友的信,你帶著,可保你平安到達。記住,一定要在天亮前出城,越快越好。"

華安猶豫道:"可是陛下和娘娘那邊"

"他們自有安排,"老孫打斷他,"你的任務是保護好這些東西。這不僅是食譜,更是兩代人的心血。若是讓那些人得去,只怕會成為害人的利器。"

正說著,外面突然傳來腳步聲。兩人立刻屏住呼吸。腳步聲在門外停頓了一下,然後漸漸遠去。

"是趙慶的人,"老孫壓低聲音,"他們已經開始搜查可疑的人了。"

華安想起前幾日在大周后寢宮外遇到趙慶時的情形,心中一緊:"他們到底想做什麼?"

"還能做什麼?"老孫冷笑,"不過是想在新主子面前邀功罷了。這些天,他們一直在打探娘娘身邊的情況,怕是"

他沒說完,但華安明白他的意思。這些投靠宋朝的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等等,"華安突然想起什麼,"前幾日我在御書房發現陛下在看一本《太平御覽》,裡面夾著幾張紙"

老孫神色一變:"是金色的宣紙嗎?"

"正是。"

"快去取來!"老孫緊張地說,"那是陛下這些年寫的密信,記錄了一些不能示人的秘密。如果落在那些人手裡"

華安明白事態嚴重,但還是問道:"為什麼不直接燒掉?"

"因為裡面不僅有秘密,"老孫環顧四周,壓低聲音,"更重要的是配方。是一些連御膳房秘方中都沒有記載的特殊配方。"

"特殊配方?"

"是的,"老孫點頭,"這些配方都是陛下年輕時遊歷江南時收集的。有些是民間奇方,有些是寺廟秘傳,最重要的是"他頓了頓,"其中有幾個配方,據說有起死回生之效。"

華安倒吸一口冷氣。他知道李煜年輕時確實遊歷過江南,還寫下了許多傳世名詞。但沒想到,在那些風花雪月的背後,還隱藏著這樣的秘密。

"這些配方為什麼這麼重要?"

老孫苦笑:"你可知道,為什麼這些年來,每當有大臣得了重病,都能神奇地痊癒?又為什麼朝中雖有不同派系,卻很少有人被毒死?"

華安恍然大悟。難怪李煜雖然被人稱為"詞人皇帝",卻能在群臣環伺中坐穩江山這麼多年。原來這背後,還有這樣的手段。

"但現在最重要的是,"老孫說,"這些配方絕不能落入宋朝手中。否則"

他的話還沒說完,外面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這次明顯比之前更近。

"不好,"老孫臉色大變,"他們來了!快,從密道走!"

華安連忙將錦盒揣入懷中,跟著老孫來到密室角落。只見老孫輕輕釦動牆上的機關,一塊磚石無聲地滑開,露出一個黑漆漆的通道。

密道里潮溼陰冷,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黴味。老孫打著火摺子在前面帶路,昏黃的光線在牆壁上投下搖曳的影子。

"這條密道是太祖年間修建的,"老孫一邊走一邊解釋,"原本是為了緊急撤離用的,這些年來只有幾個老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