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臣門客,範公賞識(第1/4頁)
章節報錯
汴京城的清晨總是從茶香開始。範府後院的小亭裡,一位面容清瘦的中年文士正在品茶。他就是當朝名臣范仲淹。
\"老爺,\"管家匆匆而來,\"昨日那位華醫者求見。\"
范仲淹放下茶盞:\"可是與包大人一同查案的那位年輕人?\"
\"正是。說是來向老爺請教一些民生之事。\"
\"有意思,\"范仲淹捻鬚微笑,\"請他進來吧。\"
片刻後,華千機走進小亭。范仲淹打量著這個年輕人,從容不迫的氣度中透著一股執著。
\"晚生華千機,見過範公。\"
\"坐吧,\"范仲淹指著對面的石凳,\"聽說你昨日協助包愛卿破了一樁大案?\"
\"不敢當,只是恰好懂些醫理罷了。\"
\"說起醫理,\"范仲淹突然話鋒一轉,\"你可知道為何玉魂香這等珍品,會淪為害人之物?\"
華千機心中一動。范仲淹這番話顯然別有深意。
\"因為假冒偽劣之物橫行,而監管不力。\"他謹慎回答。
\"監管不力?\"范仲淹意味深長地看著他,\"你覺得是誰該負這個責任?\"
\"禮部主管貢品,自然......\"
\"不,\"范仲淹打斷他,\"根子不在禮部,而在更深的地方。\"
華千機若有所思:\"範公的意思是......\"
\"民以食為天。\"范仲淹嘆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如今的水土,卻養出了太多的蛀蟲。\"
這時,管家端來一盤點心。范仲淹拈起一塊,細細品嚐:\"你嚐嚐這個。\"
華千機接過,只見那是一塊普通的棗糕。但咬一口,卻別有滋味:棗香濃郁中帶著一絲清甜,回味無窮。
\"這是府上的老廚娘做的?\"
\"不,\"范仲淹說,\"是城南一個小攤上買的。那個老婆婆已經賣了三十年棗糕,從不改變配方,也從不加價。\"
\"為何?\"
\"因為她說,窮人家的孩子也該嚐嚐甜味。\"范仲淹語氣中帶著讚賞,\"這才是真正的匠人之心。\"
華千機默然。他想起昨日查案時看到的那些劣質香料,再對比這塊樸實的棗糕,心中升起一種明悟。
\"所以範公是想說,醫者和食者,都該有這樣的心?\"
\"不錯,\"范仲淹欣慰地點頭,\"你明白了關鍵。無論是醫術還是廚藝,若只顧利,失了本心,便會釀成大禍。\"
\"那該如何挽救?\"
范仲淹站起身,走到亭外。院中一株老梅正開著零星的花:\"你可知這梅樹多少年了?\"
\"看樹幹應該有百年了。\"
\"不,已經兩百年了。\"范仲淹說,\"它經歷過多少風霜,卻依然能開出清香的梅花。這就是堅持。\"
華千機若有所悟:\"範公的意思是......\"
\"天下之事,非一日之寒。要救這世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有人願意堅持......\"
正說著,外面傳來一陣喧譁。
\"大人!\"衙役匆匆而來,\"禮部那邊又出事了!\"
華千機起身要走,范仲淹卻叫住他:\"且慢。\"
只見范仲淹走進書房,取出一卷竹簡:\"這是我年輕時收集的一些醫食方子,或許對你有用。\"
華千機接過,只見竹簡上寫著《民生食錄》四個字。
\"這是......\"
\"治世如烹小鮮,\"范仲淹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