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臣門客,範公賞識(第2/4頁)
章節報錯
地說,\"火候太過則焦,不及則生。要在這亂世中尋找平衡,非得有真才實學不可。\"
華千機鄭重地將竹簡收好。他知道,范仲淹這番話,不僅是在說醫食之道,更是在指點他一條救世之路。
\"多謝範公指點。晚生告辭。\"
\"去吧,\"范仲淹笑道,\"記住今日所言。\"
出了範府,華千機回望那座樸素的宅院。晨光中,老梅搖曳,暗香浮動。
他想起范仲淹方才的話,心中升起一個念頭:也許,這就是他來到這個時代的使命——用醫食之道,為這個亂世尋找一味解藥。
正在這時,管家又端來一盤點心,是一碟晶瑩剔透的杏仁糕。
\"這是我府上新來的廚娘做的,\"范仲淹說,\"你也嚐嚐。\"
華千機拈起一塊,入口即化,杏仁的香氣在舌尖緩緩綻放。但他很快皺起眉頭。
\"範公,這杏仁糕中可是加了些許玫瑰?\"
\"哦?\"范仲淹露出讚許的神色,\"你竟能嚐出來。\"
\"玫瑰雖能增香,但與杏仁同食,容易傷脾。\"華千機解釋道,\"尤其是在這初夏時節,更要謹慎。\"
范仲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你這醫食之道,倒是頗有見地。\"
\"這是師父教的,\"華千機謙虛道,\"他常說:食不可求美,而忘其用。醫不可求效,而失其道。\"
\"好一個'食不求美,醫不失道'!\"范仲淹擊掌讚歎,\"說得極是。你那位師父,想必也是位高人。\"
提起師父,華千機神色黯然:\"可惜師父已......\"
范仲淹會意:\"世事無常,但傳承不斷。你既得其真傳,更要好好發揚光大。\"
正說著,一陣風吹來,將案上的竹簡吹開幾頁。華千機無意間瞥見其中一條記載:
\"春問痿黃,當以甘溫;
夏治燥熱,需以苦寒;
秋理肺燥,宜用辛涼;
冬補虛寒,須用鹹溫。\"
\"這是......\"
\"這是我年輕時在江南遊歷,遇到一位隱居老醫所授。\"范仲淹說,\"他教我用最普通的食材,調理最常見的病症。\"
華千機仔細研讀:\"這裡面的道理,與《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頗為相通。\"
\"不錯,\"范仲淹欣慰地說,\"你果然懂得舉一反三。醫食之道,本就同源。\"
這時,院中的梅樹上飛來一隻畫眉,在枝頭歡快地鳴叫。
\"你聽,\"范仲淹指著那隻鳥,\"它為何在這枝上唱得最歡?\"
華千機觀察片刻:\"因為這枝正對著晨光,又避著北風。\"
\"正是。\"范仲淹說,\"老梅守位,畫眉擇棲,皆是天性。我們行醫治世,也該如此,既要明白陰陽五行之理,更要懂得順應自然之道。\"
華千機若有所思:\"所以範公收集這些方子,不只是為了治病......\"
\"治病救人,固然重要。但若能從根本上改善民生,讓百姓都吃得健康,活得安康,豈不是更好?\"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談話。包拯派來的衙役氣喘吁吁地跑來:
\"華醫者,禮部那邊出大事了!好幾個官員都中了毒!\"
華千機起身要走,范仲淹卻又叫住他:\"等等。\"
只見老臣走進書房,很快取出一個小匣子:\"這裡面是一些珍貴的解毒香料,或許能幫上忙。\"
華千機開啟匣子,頓時聞到一股奇異的香氣。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