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籌集軍響(第2/3頁)
章節報錯
皇上展閱太子所呈奏摺,龍顏大悅,眸中異彩連連,心下暗忖:“未曾想太子竟有這般玲瓏心思,此計著實精妙。” 然略一沉吟,又微微皺眉,暗自斟酌:讓朕親赴詩詞大會,此事卻有些為難。朕之儀仗出行,浩浩蕩蕩,耗費人力物力不說,這一路安全事宜,更是容不得半分差池,稍有不慎,便可能危及龍體。思及此處,皇上提起硃筆,批覆同意詩詞大會魁首可得親授官職。
即便如此,敬國公得知皇上批覆,亦是難掩興奮之色。這詩詞大會名頭為太子所立,屆時網羅而來的各方才子,儘可為太子日後所用,雖籌備起來繁瑣些,可一旦事成,收穫必是不菲。故而,敬國公抖擻精神,親力親為,即刻差遣禮部官員,快馬加鞭發出通告:“今特昭告天下,值此今年六月芒種之日,將於京城盛儒書院舉辦詩詞大會,四方文人雅士、莘莘學子,若有真才實學,皆可踴躍前來一展風采,共赴這場文壇盛事。”
,!
那通告一出,仿若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各地才子聞風而動,或收拾行囊,踏上奔赴京城之路;或閉門謝客,日夜苦吟,欲在大會之上一鳴驚人。一時間,京城內外,都因這場即將到來的詩詞大會,瀰漫著一股濃厚的文雅之氣,人人皆盼芒種之日早日來臨,見證這場盛會。
而太子與敬國公這邊,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大會諸事。從書院的佈置裝點,到評委的遴選安排;從入場秩序的維護,到獎品官位的落實,無一不細細斟酌,力求盡善盡美,確保這場詩詞大會能順利舉行,不負眾人期待。
太子與敬國公籌備正酣,為求公允,所邀評委皆是文壇宿儒、學界泰斗,入場券售賣也頗為火爆,達官顯貴們為博文雅之名,紛紛解囊,銀票如雪片般飛入太子府中。
盛儒書院內,張燈結綵,紅毯鋪地,四處懸掛著文人墨寶,為大會添足了氛圍。
芒種當日,天公作美,晴空萬里。詩詞大會尚未開場,盛儒書院外已是人頭攢動,各地才子身著長衫,手持詩卷,滿懷期待。
辰時三刻,旭日初昇,灑下萬道金芒,恰如為這場詩詞盛會披上一襲華裳。此時,激昂鼓樂轟然奏響,仿若春雷滾滾,震動四方,詩詞大會在萬眾熱切矚目中,緩緩拉開了那華麗大幕。只見禮部官員身著莊重朝服,身姿挺拔,儀態萬千,穩步登臺,清了清嗓子,聲如洪鐘般宣讀大會規則。臺下一眾才子,皆是各州府遴選而出的精英,個頂個的意氣風發,眼神中透著堅毅與自信,早已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只等登臺一展非凡詩才。
此番詩詞盛宴,賽制分明,共設三項精彩角逐。其一為即興賦詩,最是考驗才子們的臨場應變與才情詩意;其二乃依調填詞,需細細研磨韻律,方能填出好詞;其三則是撰文賦篇,以此盡顯滿腹學識底蘊。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題目皆由聖上御筆親題,聖意高懸,眾人知曉後自是心懷敬畏,不敢有半分懈怠。
率先登場的幾位學子,果真是各州府的翹楚之才。他們穩步上臺,神色從容淡定,氣定神閒間,出口便是錦繡文章,佳句妙語仿若天成,瞬間點燃全場氣氛,引得臺下觀者如洶湧浪潮,喝彩聲此起彼伏,經久不息,仿若要衝破這會場雲霄。
隨著賽事逐步推進,競爭愈發白熱化,恰似千帆在驚濤駭浪中競渡,百舸於激流漩渦裡爭流。就在眾人你追我趕之時,一位寒門學子仿若暗夜流星,橫空出世。其詩作針砭時弊,字字如刀,言辭犀利深刻,文采更是斐然出眾,恰似驚鴻翩躚照影,剎那間驚豔全場。一時間,眾人目光仿若被磁石吸引,齊聚於他身上,驚歎之聲不絕於口。
於這盛會繁華背後,各方勢力卻也暗藏心思,各有盤算。達官顯貴們,目光如炬,在這群寒門才俊之中逡巡,一心想覓得可為宗族子嗣傳道授業的良師,或是尋得可佐政務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