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8:備何德何能(第2/2頁)
章節報錯
出戰。他手下無人可敵安祿山,關張趙又皆是劉備屬將,不好調動。
無法,他轉身看向劉備:“玄德,你覺得該派何人?”
劉備恭敬道:“郡尉盧俊義有萬夫不敵之勇,可派他出戰。”
範質見狀問道:“盧俊義乃是梁山反賊,我家主公派出帳下大將,汝卻派水窪小賊迎戰,莫非是瞧不起我家主公?“
劉備拱手,鎮靜道:“聖人言:‘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是以賢才不問出身。此人早先雖犯下大錯,但幸在懸崖勒馬,願意將功補過。若是以出身考量人才,怕是不合公孫冀州愛賢之名。”
公孫威心中更喜劉備,笑問道:“劉使君篤定盧俊義能勝安祿山?”
劉備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彷彿只是公事公辦回答問題:“備不敢篤定,然盧俊義驍勇,或可敵。”
盧俊義白馬紅袍,相貌堂堂,手持麒麟黃金矛,王峻忍不住喝道:“真是一員壯士!”
兩人馬上纏鬥在一起,白黑身影交錯,長矛大刀你來我往。安祿山打法兇悍非常,刀刀勢大力沉直取盧俊義要害,佔據上風。盧俊義自知力量不敵,轉而技法對敵,長矛輕盈,或刺或挑,防守密不透風。
十回合過去,安祿山顯露出疲態,盧俊義則越打越勇,隱隱有反敗為勝的勢頭。
公孫威嘖嘖稱奇,看向盧俊義的眼神越發欣賞。
劉備趁機說道:“盧俊義本是富豪,被小人暗算才不得已上梁山。如今棄暗投明,仰慕薊侯已久,若刺史見其勇武,不妨帶在身邊,也了結他一樁心願。”
公孫威聞言撫須,附耳劉備輕聲道:“你可願為青州刺史?”
來到平原短短數日,劉備的表現十分合公孫威心意。先是平原百姓口口相傳的仁義事蹟,後是在酒席上不留餘力幫助田楷,現在又為他推薦虎將一員。
就連向來自傲的李筠,在酒席後都稱讚劉備的軍事才能。
能力過硬,忠心可鑑,試問哪個領導不喜歡這樣的下屬呢?
劉備惶恐:“備何德何能?我本是涿縣布衣,幸得薊侯扶持才當上平原國相之位,期間兢兢業業生怕出錯辜負薊侯提拔。我雖痛心自己而立之年尚未立業,想要建立功勳換取名利,但田青州待我不薄,我安能做這等不義之事!”
公孫威輕笑,眸中多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光彩。
劉備面容嚴肅,內心卻樂翻天。他知道,自己透過了公孫威的考驗!
此刻,劉備仁義美名帶來的紅利發揮到了極致。
自始至終,劉備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證明自己是真仁義。只要證明自己仁義,那麼他就自動走了第二條證明自己忠心的方式,在東漢末最有用方式!
義字,可不僅僅是兄弟間互幫互助這麼簡單。《論語·微子》有言:“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義”字有“正派”“公正”“正當”等美好含義,甚至具有“品德的根本,倫理的原則”這樣崇高的意義。能被以義稱呼的人,勢必不會做出違背“忠”原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