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元宵夜宴戲猜燈謎 正月剛過鳳姐小月(第1/4頁)
章節報錯
賈元春看著抱琴低下了頭,便知道這孩子也已經是想家了,又想著如果自己回鄉省親的話,那麼賈府之中自然又要有無數的花費。上一次修建大觀園已經快將家中掏空了,不過是給外人看個樣子,而如今自己如果再要回去的話,恐怕又要動用多少錢財。更何況宮中一位老太妃已經病了。陛下以孝治天下,宮中各妃皆減膳卸妝,不能省親,如皇后貴妃皇貴妃之位,還要去輪流侍奉,實在是勞累的很。
一時間便到了十五元宵之日,賈母命人在大花廳上擺几席酒,定一班小戲,掛滿各色佳燈,然後領著兩個府上的子侄孫男孫媳等在此家宴。
賈母在花廳上擺了十來席,每一席旁邊設。一個小几,几上設了瓶爐三室 ,焚著御賜百合宮香,又有八寸來長四五寸寬二三寸高點著山石佈滿青苔的小盆景。全是新鮮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著舊窯茶杯,並十錦小茶吊,裡面泡著上等名茶,一色紫檀透雕嵌著大紅紗透繡花卉並草字詩詞的瓔珞。
那瓔珞也不是尋常玩意兒,嗅著瓔珞之人是一個姑蘇女子名喚慧娘,他家亦是書香宦門之家,精於書畫,至於繡這一兩件針線,只是玩的並非是用來搗換銀錢。
而且又因他通詩書,凡這瓶上所繡的花卉接放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格式配色雅緻非常,並在每一個花卉之側皆用古人題此花之舊句詩詞歌賦不一,用黑絨繡出草字來,而且繡出來的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段與草筆無異,不比市繡字跡板強可恨。
因他這繡出了名來,有那世俗獲利者,仿其真跡,愚人獲利,只是可惜這慧娘十八歲,便已早夭而亡,如今他這真跡倒是一見難求了 。
即使是賈府也只有兩三件,去年已經將那兩件進貢給了聖上,如今只剩下了這一副瓔珞,一共十六扇 ,賈母愛如珍寶。
眾人在這裡擺宴又有外面來的戲班子正在唱戲正唱的是《西樓.樓會》,正唱到於叔夜因賭氣去了那文豹便發科渾道:“你賭氣去了,今日正是正月十五,榮國府中老祖宗家宴,帶我騎了這馬趕進去,討些果子吃是要緊的。”
他這話說的,眾人都笑了起來,賈母便說道:“難為他說的巧 。”然後便說了,一個賞,早有三個媳婦兒已經手下預備下簸箕聽見一個賞字便走上桌上的散錢堆裡。每人撮了一簸箕了,走出來向戲臺說:“老祖宗姨太太親家太太賞文豹買果子吃的。”
說完之後往那戲臺子上一撒,只聽得滿臺的錢響。
然後賈珍與賈璉兩人便去斟了一輪酒,他們兩個蒸完之後,寶玉又斟了一巡。
賈母因看他身邊並未跟著襲人便說道:“寶玉身邊的襲人怎麼沒見著 ,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指使小丫頭沒出來。”
王夫人忙起身回道:“他媽前日沒了,因有熱孝,不便前頭來。”
賈母便點了點頭,然後又說著:“跟主子講起了笑與不笑,若他還跟著我,難道這會兒也不在這裡不成僅因我們太寬了,有人使,不查這些,竟成了例了。”
鳳姐聽到這話,知道老太太心裡已然有了一些不悅,便忙過來笑著說:“今天晚上他就是沒孝,那園子裡也須得他看著呢燈。燭花炮最是危險的,這裡一唱戲園子裡的人誰不來瞧瞧。他細心,各處照看照看,況且這一散後寶兄弟回去睡覺,各色都是齊全了,若他再來了眾人。又不驚心,散了回去鋪蓋也是冷的,茶水也不備齊,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來,只看屋子散了又起唄。咱們在這裡也不耽擱心思,又可全他的禮。”
賈母聽了之後點了點頭,便不再說了,然後又想起來鴛鴦的母親前些日子也派人來告訴,說是已經沒了,如今他們兩個到正好在園子裡作伴,因此便命婆子將些果子菜羹點心之類的送給他們兩個去吃。
寶玉正是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