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後的日子裡,張嫣和朱高熾全身心地投入到資金的籌備以及產業的蓬勃發展之中。他們猶如兩顆堅定的星辰,在大明的發展藍圖上熠熠生輝。

張嫣不辭辛勞,頻繁穿梭於各個產業之間,親自深入生產一線,細緻入微地觀察每一個環節的運作情況。她的身影時常出現在織布工坊那繁忙而有序的車間裡,眼中滿是專注與執著。她會輕輕撫摸著新織出的布料,仔細審視其色澤和質地,與工匠們展開深入而熱烈的交流。

“這塊布料的顏色雖新亮,但還未達到我所期望的那種明豔與持久。”張嫣微微蹙起眉頭,對著身旁的工匠說道,“我們應當嘗試調整染料的配方,尋找更為鮮豔且不易褪色的色彩。還有這質地,尚不夠柔軟順滑,是否是在紡織工藝上還有可改進之處?比如增加梳理的次數,或者調整紗線的粗細?”

工匠們圍在她身邊,認真聆聽著她的每一個建議,手中的工具不自覺地握緊,心中燃起對更高品質的追求之火。

而在腳踏車工坊,張嫣的目光犀利而獨到。她指出車架的結構可以進一步最佳化,以減輕重量並增強穩固性;車輪的製造工藝需要更加精細,減少摩擦,提高騎行的順暢度。對於零部件的生產,她提出了標準化和規模化的設想,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我們不能滿足於現有的成果,要不斷創新,讓我們的腳踏車不僅實用,還要美觀、舒適。”張嫣的話語充滿了激勵,讓工坊裡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前進的動力。

化妝品工坊同樣也是張嫣關注的重點。她對各種香料的調配提出了更為精準的要求,力求香氛獨特而持久;對於膏體的質地和膚感,她要求細膩柔滑,能夠滿足不同膚質的需求。包裝設計上,她追求精緻與高雅,要讓產品在外觀上就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以往我們小打小鬧,如今要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化的產業。”張嫣的決心感染著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我們要開設更多的工坊,擴大生產,滿足市場的需求。”

與此同時,朱高熾在朝堂之上也在為產業的發展積極奔走,協調各方資源。他與大臣們進行著一場又一場的激烈討論,為產業發展爭取有利的政策環境。

“諸位大人,如今產業發展乃是國家富強之關鍵。我們應當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商人投資,減輕工坊的賦稅負擔,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支援。”朱高熾站在朝堂中央,聲音堅定而有力。

一位大臣提出疑慮:“太子殿下,如此大規模的扶持產業,是否會對財政造成壓力?”

朱高熾回應道:“短期來看,或許會有一定的投入,但從長遠計,產業的繁榮將帶來更多的稅收,充盈國庫,促進經濟的良性迴圈。”

另一位大臣接著說道:“但產業發展也需規範,以防出現質量參差不齊、惡性競爭等問題。”

朱高熾點頭表示贊同:“大人所言極是。我們應當制定嚴格的質量標準和市場規則,確保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一次次的商討中,朱高熾逐漸贏得了大臣們的支援,一系列有利於產業發展的政策得以推行。他親自監督政策的實施,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能落到實處,為產業的騰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辣椒工坊裡,張嫣思考著如何進一步提升辣椒的種植和加工技術。她與農人們交流種植經驗,探討如何改良土壤、最佳化灌溉,以提高辣椒的產量和品質。

“我們要讓辣椒不僅成為餐桌上的美味,還要開發出更多的辣椒製品,如辣椒醬、辣椒粉等,拓展市場的需求。”張嫣充滿激情地說道。

農人們紛紛點頭,被她的熱情所感染,更加用心地投入到辣椒的種植和加工中。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