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共籌國是(第1/1頁)
章節報錯
朝會散去之後,朱高燧和朱高煦仍在一旁絮絮叨叨,聲音嘈雜而瑣碎,讓朱棣本就因激烈的朝堂爭論而疼痛不已的腦袋愈發難受。
“夠了!”朱棣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呵斥道,“你們兩個整日就知道聒噪,毫無建設性的想法,只知一味反對,卻提不出任何可行的方案。”
朱高煦和朱高燧被朱棣這突如其來的怒火嚇得一哆嗦,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惶恐不安。他們原本還想繼續申辯幾句,但在朱棣那充滿威嚴和憤怒的目光注視下,只得灰溜溜地閉上嘴巴,低頭匆匆離去。
此時,張嫣和朱高熾來到朱棣面前。朱高熾率先開口說道:“父皇,關於製造炮筒和改良火藥所需的資金,您不必為此憂心。國家國庫本就負擔沉重,此事無需從國庫中支取,兒臣和嫣兒會想辦法解決。”
張嫣接著說道:“父皇,錢的事您真的不用操心。兒臣這些年經營了織布、化妝品等諸多產業,透過這些產業的收益,再加上一些積蓄,應該能夠湊齊所需的費用。”
朱棣原本緊皺的眉頭微微鬆開,臉上露出一絲驚訝和欣慰的神色:“燕兒呀,朕之前還在疑惑你為何如此熱衷於搞這些產業,原來你是早有打算,為的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張嫣微笑著回答道:“父皇,國家的江山穩固,軍事力量固然重要,但經濟更是基礎。打仗並非盲目衝動之舉,而是要在經濟能夠支撐的情況下進行。當經濟實力足夠強大,我們才能有充足的底氣應對戰爭,為勝利提供保障。”
朱棣聽著張嫣的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緩緩踱步,目光望向遠方,彷彿在回顧著大明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
“燕兒所言不無道理。”朱棣微微點頭,“朕一生征戰無數,深知戰爭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耀,還有巨大的消耗。若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即便取得一時的勝利,也難以長久維持。”
張嫣繼續說道:“父皇,如今我們在軍事技術上尋求突破,是為了未雨綢繆,增強國家的防禦能力。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讓經濟陷入困境。兒臣的產業雖然規模不算龐大,但透過合理的經營和發展,也能為國家的軍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朱高熾在一旁補充道:“父皇,嫣兒在產業經營上確實頗有心得。她不僅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創新,還善於拓展市場,與各方商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這些產業的發展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資金來源,還帶動了一部分百姓的就業和生計。”
朱棣停下腳步,看著張嫣和朱高熾,目光中充滿了讚許和期待:“你們能有如此的見識和擔當,朕深感欣慰。但此事責任重大,切不可掉以輕心。”
張嫣鄭重地點頭:“父皇放心,兒臣定會謹慎行事,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同時,也會繼續努力經營產業,為後續的投入提供持續的支援。”
朱棣感慨地說道:“朕明白你們的苦心,但也要注意不要過於勞累自己。國家的繁榮昌盛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也需要平衡好各個方面的關係。”
張嫣說道:“父皇,兒臣明白。我們會在推進軍事技術發展的同時,關注民生,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只有國家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我們才能真正抵禦外敵,守護好這片江山。”
朱棣微笑著說道:“好,好啊!有你們如此,朕對大明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