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宮廷中的理想與現實(第1/1頁)
章節報錯
張嫣深知,在這寒冬之際,捐贈一些棉衣、棉布之類的物資,對於她來說還算力所能及。然而,要真正從根本上改變老百姓的生活,實現減免賦稅、新修水利等宏大目標,絕非易事。當她滿懷期望地向朱瞻基闡述這些想法時,朱瞻基的眼中流露出對她的深深崇拜。
那是一個陽光並不明媚的日子,朱瞻基在書房中與張嫣相對而坐。張嫣神情莊重,語調誠懇地說道:“瞻基,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僅靠這一時的捐贈棉衣,不過是杯水車薪。若要讓他們真正過上好日子,減免賦稅、新修水利乃是關鍵。”
朱瞻基聽著張嫣的話語,眼神中充滿了敬佩和感慨,他微微點頭道:“娘娘所言極是,您的這番憂國憂民之心,讓兒臣深感敬佩。只是這其中牽涉眾多,實非易事。”
張嫣的目光堅定而執著,繼續說道:“我明白這其中的艱難,但倘若不為百姓謀此長遠福祉,國家何以昌盛,江山何以穩固?”
朱瞻基深以為然,然而他的眉頭卻緊蹙起來,憂慮地說道:“娘娘的想法固然美好,只是這實施起來,困難重重。且不說新修水利所需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單是減免賦稅這一項,便會觸動眾多大臣和富商的利益,他們必然會百般阻撓。”
與此同時,朱高熾得知了張嫣的建議,也對其表示了支援。但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資金的匱乏猶如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張嫣無奈地嘆息道:“我又何嘗不知,如今國庫空虛,能做的也只是捐贈些許棉衣、棉布,其他的大事,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朱瞻基站起身來,在書房中來回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娘娘,這減免賦稅和新修水利之事,牽扯麵太廣。那些大臣們在其中皆有各自的利益盤算,富商們更是視財如命,要動他們的根基,談何容易。”
張嫣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又恢復了堅定:“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輕言放棄。只是目前看來,我們的力量還太過薄弱。”
在這深深的宮廷之中,張嫣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力感。她想到那些在寒風中顫抖的百姓,想到他們期盼的眼神,心中的愧疚愈發沉重。
“哎,自己還是不夠強大呀。”張嫣喃喃自語道,“但無論如何,此事不能就此擱置,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嫣並未因困難重重而放棄。她開始更加深入地瞭解宮廷內外的財政狀況,試圖尋找可能的資金來源。
她翻閱著一本本賬目,與宮中的財務官員仔細商討。然而,每一次的探討都讓她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問題的嚴峻性。
“這些年的收入大多用於宮廷的開支和軍事防禦,所剩無幾。”財務官員憂心忡忡地說道。
張嫣皺起眉頭,思索著對策:“能否削減一些不必要的宮廷開支,節省出一部分資金用於民生?”
財務官員面露難色:“娘娘,宮廷中的開支已經儘量壓縮,再削減恐怕會影響宮廷的正常運轉。”
張嫣陷入了沉思,她明白,僅靠宮廷內部的節省遠遠不夠。
於是,她又將目光投向了宮外的富商和貴族。她試圖說服他們為百姓的福祉貢獻一份力量,但這過程充滿了挫折。
那些富商和貴族們,表面上對張嫣的提議表示尊重,背地裡卻陽奉陰違。他們不願意割捨自己的既得利益,對張嫣的呼籲置若罔聞。
張嫣在一次次的碰壁後,身心俱疲。但每當她想到百姓的苦難,又重新振作起來。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