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宮廷中的溫馨與憂思(第1/1頁)
章節報錯
張嫣看到朱瞻基對胡善祥的態度逐漸轉變,心中滿是歡喜。如今,朱瞻基對胡善祥的欣賞日益加深,這讓張嫣感到自己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有時候,她會特意安排胡善祥去教朱瞻基琴棋書畫,而自己則能偷得浮生半日閒,享受片刻的寧靜與愜意。
冬日的宮廷,寒冷的氣息被厚重的宮牆所阻擋。張嫣坐在溫暖的殿內,面前擺著熱氣騰騰的火鍋,鍋裡翻滾著各種美味食材,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她輕輕夾起一片涮好的羊肉,放入口中細細咀嚼,感受著那鮮嫩多汁的口感,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一旁的桌上,還擺放著精緻的珍珠奶茶和小巧的小蛋糕。張嫣端起珍珠奶茶,輕輕抿了一口,那香甜的味道在舌尖散開,讓她的心情更加愉悅。她品嚐著這些美食,感受著冬日裡的溫暖和舒適,心中滿是歡喜。
然而,在這愜意的時光裡,張嫣的思緒卻時常飄向宮廷之外。她想到了大明的百姓,他們可沒有這樣溫暖的宮殿可以居住,沒有熊熊燃燒的爐子,沒有溫暖的地籠和熱炕。在這嚴寒的冬天,百姓們或許只能依靠單薄的衣物和自身的正氣來抵禦寒冷。
張嫣不禁想起了那些在街頭巷尾瑟瑟發抖的身影,那些為了生計在寒風中奔波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充滿了艱辛和困苦,與宮廷中的奢華和溫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她放下手中的碗筷,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她想到了那些貧困的家庭,在冬天可能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孩子們凍得通紅的小臉和長滿凍瘡的小手。
張嫣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天空,心中感慨萬千。她知道,作為宮廷中的一份子,她有責任為百姓謀福祉,讓他們也能過上溫暖、安定的生活。
“李嬤嬤,”張嫣輕聲喚道,“你說,這外面的百姓在冬天該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寒冬啊?”
李嬤嬤走上前來,微微欠身說道:“娘娘,百姓們的生活確實艱苦,但朝廷也一直在努力,發放救濟糧,開設粥棚,希望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張嫣嘆了口氣,說道:“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在宮中享受著榮華富貴,卻不能忘了百姓的疾苦。”
她決定要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於是,張嫣開始盤算著如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呼籲更多的人關注百姓的生活,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
她召集了宮中的宮女和太監,對他們說道:“我們不能只在宮中享受溫暖,而對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大家一起想想辦法,看看如何能為百姓們送去更多的溫暖。”
眾人紛紛響應,有的提議捐贈衣物,有的建議組織義演籌集善款。張嫣聽著大家的建議,心中感到一絲欣慰。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嫣親自參與到為百姓籌備物資的工作中。她監督著宮女們縫製厚厚的棉衣,確保每一件都能為百姓抵禦風寒。她還吩咐太監們採購大量的糧食,準備運往災區。
同時,張嫣還向朱瞻基進言,希望朝廷能加大對百姓的救助力度,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從根本上改善百姓的生活。
朱瞻基對張嫣的提議表示讚賞,並下令相關部門積極落實。
在張嫣的努力下,一批批物資被送往各地,給百姓們帶來了冬日裡的溫暖和希望。百姓們對張嫣的善舉感激涕零,紛紛傳頌著她的仁德。
然而,張嫣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她知道,要讓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還需要長期的努力和不斷的改革。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張嫣獨自坐在殿內,思考著未來的方向。她想起了自己曾經在宮中的安逸生活,與百姓的困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她暗暗發誓,一定要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讓他們也能享受到和平與繁榮。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