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自制溫度計(第1/1頁)
章節報錯
下午時分,陽光柔和地灑在宮殿的屋簷上,張嫣再次來到了坤寧宮。她手中拿著準備好的青黴素和針管,準備為皇后娘娘進行第二次注射。
進入寢宮,張嫣看到皇后娘娘的精神狀態相較於昨日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但為了鞏固療效,她還是小心地為皇后娘娘打了一針青黴素。
第二天,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坤寧宮時,皇后娘娘已經基本痊癒。宮太醫前來複診,開了些調養氣血的藥讓皇后娘娘服用。皇后娘娘服下藥後,氣色愈發紅潤,整個人都顯得精神飽滿。
張嫣見皇后娘娘已經康復,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她尋思著,既然皇后娘娘已經無礙,自己也該去處理其他事務了。於是,她向皇后娘娘請安辭別,回到了自己的宮中。
一回到宮中,張嫣便迫不及待地找來小吳公公。她將自己精心繪製的溫度計圖樣遞給小吳公公,說道:“小吳公公,你看看這個,本宮畫好了溫度計的圖樣,你拿著去趙掌櫃的琉璃坊,讓他們按照這個樣子製作玻璃器皿。”
小吳公公接過圖樣,仔細端詳了一番,點頭應道:“娘娘放心,奴才這就去辦。”
說完,小吳公公便和李嬤嬤一同前往琉璃坊。
張嫣則留在宮中,著手準備製作溫度計所需的材料。她想到水銀似乎在工部能夠找到,於是親自前往工部,取了一些水銀回來。
回到寢宮,張嫣在桌前坐下,開始認真地製作溫度計。
她首先挑選了一根粗細均勻、透明度高的玻璃管。這根玻璃管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質地純淨,沒有任何瑕疵。張嫣將玻璃管一端放在火焰上微微加熱,使其變得柔軟。然後,她用一個特製的工具小心地將這一端密封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
接下來,張嫣將準備好的水銀緩緩地倒入玻璃管中。她的動作極為輕柔,生怕水銀濺出或者進入過多。倒入適量的水銀後,她再次將玻璃管的開口端放在火焰上加熱,迅速用工具將其密封,確保水銀不會洩漏。
此時,溫度計的初步形態已經完成,但還需要進行刻度的標記。張嫣拿出一把精細的小刀,在玻璃管上輕輕地比劃著,思考著如何劃分刻度才能更加準確。
她先在玻璃管上確定了一個基準點,這個點代表著一個特定的溫度,比如冰點或者沸點。然後,她以這個基準點為,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在玻璃管上刻出均勻的刻度線。每一刻度線都代表著一定的溫度間隔。
在刻刻度線的過程中,張嫣的眼神專注而堅定,手中的小刀穩穩地移動著。她不時停下來,對照著腦海中的標準,調整刻度的位置和間距。
刻完刻度線後,張嫣又用特製的顏料在刻度線上仔細地標註出對應的溫度數值。這些數值必須清晰、準確,以便讀取時一目瞭然。
經過一番精心製作,一個簡單但實用的溫度計終於完成了。張嫣拿著溫度計,仔細地檢查著每一個細節,確保其準確性和可靠性。
她輕輕地將溫度計放在一旁,心中充滿了成就感。有了這個溫度計,以後在醫療和其他需要測量溫度的場合中,就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情況了。
此時,小吳公公也從琉璃坊回來了。他向張嫣彙報了琉璃坊的製作進度,並對張嫣自制的溫度計讚不絕口。
張嫣微笑著說道:“希望這個溫度計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也為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大明長歌之太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