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師出有名(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江先寫一篇文章,發給大泰民族協會,讓他們轉發給泰國和緬甸的報社。
文章的標題是《撣邦革命黨領導人關於東枝事變的談話》。
朱江在文章中稱,本月一日,發生在東枝的大屠殺,是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
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仰光政府殘暴、邪惡和反人類的本質,這樣的政府是人民的敵人。
撣邦革命黨是撣邦人民的先進組織,撣邦革命軍是撣邦人民的子弟兵。面對仰光政府對撣邦人們的殘酷殺戮和迫害,撣邦革命軍不會坐視不管。
撣邦革命黨也呼籲緬甸全國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國正義人士,共同譴責仰光政府的暴行,嚴懲罪犯,還無辜被害的撣邦人民一個公道。
與談話一同發過去的還有一篇新聞,標題是《緬甸撣邦首府東枝發生慘案 土司權利交接現場變成人間地獄》,副標題是《數百撣邦土司和民眾橫屍會場》。
與此同時,總部給各旅發電,通知,解放撣邦的戰役即將打響,各旅都要做好戰鬥準備,同時,要將東枝事變的訊息向撣邦各地宣傳,充分發動群眾,向撣邦民眾灌輸仰光政府是罪惡政府,是撣邦人民苦難的來源的思想。
這種宣傳在撣邦各地沒有任何阻礙。撣邦土著本身歷來深受緬族壓迫,一直仇視緬族,東枝事變更加深了撣邦人民對緬族的仇恨。
此時,緬甸政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首先是對事情的定性。
到底是鎮壓叛亂還是亂殺無辜,性質截然相反。
東枝事變的新聞在報紙上報道後,仰光和曼德勒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
示威群眾在反對亂殺無辜的同時,對撣邦的傾向也表示反對。
緬甸政府迅速成立了一個東枝事件調查委員會,前往東枝進行調查。
而撣邦政府總理索欽茂等人,則忙著收拾殘局。
收殮屍體,核實死亡人數和死者身份,安撫死者家屬,忙得不可開交。
但撣邦革命軍解放整個撣邦的步伐,已經不可遏制。
朱江給馬奎下令,馬上佔領東枝以及整個南撣邦,朱老三的特戰營聽從馬奎的指揮。
101旅全部人馬,在萊林集中,向著東枝城進軍。
沿途用漢語和傣語張貼標語,上面寫著,“血債血償”“撣邦人的命也是命”“反對民族歧視”“反對大緬族主義”等等。但撣邦獨立的字樣並沒有出現在標語裡面。
除了這些鼓動民眾反對大緬族主義的標語 ,還有“撣邦革命黨萬歲”“擁護撣邦革命黨”“撣邦革命軍是人民子弟兵”“朱江是撣邦人民的偉大領袖”等宣傳撣邦革命軍和撣邦革命軍以及朱江個人的口號。
當然,宣傳朱江個人,就是宣傳撣邦革命黨。
101旅將東枝城四面包圍。
進出東枝城的交通要道都被101旅控制,東枝城被圍得水洩不通。
撣邦革命軍的坦克,大炮,猶如鋼鐵巨獸,嚇得東枝城外的守軍都退回城內。
東枝城的守軍只有一千多人,裝備也不如撣邦革命軍,只能龜縮於城內,以待救援。
東枝城外政府軍駐軍還有一千多人,駐紮在昔勝鎮,得到上級增援東枝城的命令後,立即向東枝城進軍。
101旅得到敵人增援的訊息 ,派一個團的人應敵。
團長是張申友。
張申友有在景棟和緬甸政府軍作戰的經驗。
他決定透過穿插吃掉這部分敵人。
張申友在正面設定陣地,挖工事,修戰壕,擺出一副結硬寨,打呆仗的架勢。
堅固的防禦陣地,強大的火力,讓人能夠相信他的架勢。
緬軍來到張申友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