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前面。

緬甸的指揮官叫昂基,是個上校。

要增援東枝城,必須透過101旅的防線,昂基上校沒有選擇,只能命令部下強行突破。

一聲令下,政府軍開始進攻。

政府軍的重機槍和迫擊炮是他們的重武器。

重機槍朝著對方的陣地猛烈射擊,迫擊炮也伴隨著重機槍的聲音落向對方的陣地。

炮聲震天,硝煙瀰漫,政府軍想要救援東枝城的守軍,攻勢強勁。

但張申友的部隊防禦陣地堅固,沒有被敵人的猛烈炮火擊潰。

撣邦革命軍的反擊開始。

先是鋪天蓋地的榴彈炮、迫擊炮灑向敵人陣地,很快就將敵人的火炮大部分摧毀。

然後,加農榴彈炮使用平射功能,對敵人剩餘的火炮進行定點清除。

最終,將敵人的全部火炮全部摧毀。

這樣,就對敵人形成單方面的炮火壓制。

撣邦革命軍的重機槍也無情地收割敵人的生命。

政府軍計程車兵在炮火的攻擊下死傷無數,昂基上校眼看無法突破,就下令後撤。

於是政府軍士兵開始撤退。

政府軍士兵正在向後撤退,突然,前面也響起了槍聲。

原來,張申友指派繞路穿插到敵人身後的部隊正好趕到。

穿插計程車兵沒有攜帶重武器,主要是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再加上大量的手雷。

但還是形成密集強大的火力,政府軍的人猝不及防,紛紛中彈,撤退的陣型頓時被打亂,士兵倉皇四散,潰不成軍。

張申友見穿插的部隊趕到埋伏地點,也立即發起進攻。

前後夾擊,政府軍士兵建制被打亂,不能組織有效反擊,只能被動挨打,眼見一個個被定點清除,剩下的只有舉手投降。

昂基上校被活捉。

向東枝城增援的部隊就這樣全軍覆沒。

東枝城就徹底成了一座孤城。

短時間要指望從緬甸本部派軍隊救援是不可能的。

這個時代,撣邦和下緬甸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就是臘戍到曼德勒的鐵路,但去年穀特高架橋被炸燬之後 ,到現在還沒有進行修復,曼臘鐵路還沒有恢復。

其他沒有快速到達撣邦的交通方式。

東枝的政府軍陷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