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傣歷新年,時間一般在陽曆四月中旬,農曆清明後十天左右。各國具體時間不完全相同,但大致是在陽曆4月8日至4月22日之間。泰國和中國某些地方的潑水節就是4月13日。

潑水節來源於印度,與小乘佛教有密切關係的一個宗教節日。中國雲南部分地方和東南亞很多國家,包括緬甸,泰國,寮國和柬埔寨都是最盛大的節日。

現在距離潑水節已經很近了。

朱江希望利用這個節日,擴大撣邦革命軍的影響,與東枝的民眾拉近距離,也準備利用這個場合,透過瑪蘇來宣傳撣邦革命軍。

四月13日,晴。

潑水節如期而至。

東枝城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全城的居民都沐浴更衣,身著節日盛裝,老緬政權的倒臺並沒有影響人們過潑水節的興致。

節日的一個專案,是拜佛浴佛,人們到寺廟叩拜佛像,然後用水沖洗佛像。

拜佛之後,是花車巡遊。

花車巡遊的過程中,人們互相潑水,以示祝福。

巡遊的花車放在大象背上,上面坐的人,一般是挑選的美少女,美少女在上面給下面圍觀的民眾灑水賜福。

今年的巡遊花車,最前面一輛上面,坐的人居然是玉罕。

玉罕在土司交接儀式大會過程中,被土司們奉為王后,儘管沒有正式冊封,但還是有一部分民眾把玉罕當成王后崇拜。

第二輛花車上面,坐的人是瑪蘇。

帕基索被捕後,瑪蘇在勃歐族人中的聲望很高,普通的勃歐民眾,並沒有什麼獨立派和合作派之分 ,美麗慈祥的瑪蘇,被勃歐人民視為精神領袖。

第三輛花車上面,是民間挑選的美少女。

三位坐在花車上的女人,將手上的樹枝,在水盆裡面浸溼,然後將樹枝向兩邊的民眾揮灑。

灑水的意味是賜福,被水滴灑到的民眾一臉的幸福。

街上的民眾手舞足蹈,情緒激昂,待巡遊花車過去,民眾之間互相潑水,嬉笑打鬧,整個東枝城成了歡樂的海洋。

根本沒有人注意,在人人盡情歡樂的時候,一股股暗流在地下湧動。

巡遊花車剛剛經過。

街邊的一個店鋪裡,兩個人立即將店門關上。

一個人在櫃子裡面取出步槍,拉開槍栓,另一個將窗戶開啟一點縫,持槍的人將槍口伸出去,對準花車上的瑪蘇。

突然,店鋪樓上躍下幾人,分別撲向下面持槍的襲擊者,襲擊者被撲倒,雙方扭到一起,很快,襲擊者被制服,然後四腳四手被捆綁,嘴裡塞進破布,一絲也無法動彈。

外面的巡遊還在繼續,店鋪裡面的打鬥,外面的人沒有任何知覺。

人們還在狂歡,在水中奔跑和跳躍。

一個人渾身溼透,朝著載著花車的大象跑去。

他悄悄地從身上摸出砍刀,準備砍向大象身上。

突然,他手上的砍刀被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走,他甚至都沒來得及看清搶刀的人。

然後,兩個人一左一右將他緊緊夾住,同時,他的下巴被脫臼,疼痛讓他流出了眼淚,但嘴裡發不出聲。

襲擊者露出了憤怒、痛苦和屈辱的表情。

幾個人迅速離開巡遊現場,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剛才發生的事情,因為整個事情就發生在幾分鐘時間內。

巡遊在繼續,狂歡在繼續。

巡遊的花車即將經過一個廣場。

最大的人群在這個廣場。

這裡將迎來這次潑水節活動的高潮。

廣場邊有一個旅館。

突然,來了一大群身著黃色僧袍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