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瑪蘇家的院子裡面還有爆炸產生的硝煙,槍聲從院子裡面傳出來。

特戰營慢慢靠近瑪蘇的房屋。

只見大門已經被炸燬,斷垣殘壁堆積一地,大門外面還有一具屍體。

十來個人正在爆炸形成的石頭堆後面向裡面射擊。

院子裡面的人躲在房屋裡面向外面射擊,只見院子裡面倒了兩個人,不知是死是活。

特戰隊來到附近,對躲在石頭堆後面射擊的人開槍,衝鋒槍齊齊開火,轉瞬間幾個人被打倒。

襲擊者兩面受敵,無處防禦,只得向後撤離。

特戰營密集的火力,讓襲擊者無處逃遁,在逃跑的過程中,一個個被擊斃。

院子裡面聽到外面來了幫助,也加強進攻,幾分鐘後,院子裡面的槍聲也停止下來。

特戰隊員進入瑪蘇的大院 ,院子裡的人也出來了。

只見院子裡面有數具屍體,散佈在院子四周,院子裡除了大門被炸燬,房屋正面也傷痕累累,門窗都被槍彈破壞。

瑪蘇出來行合十禮對特戰營表示感謝。

這時馬奎也驅車趕到現場。

馬奎問瑪蘇,“發生了什麼事?這些都是什麼人?”

“不知道,現在還不確定。但我估計是我們勃歐族的人。”

這時,特戰營士兵在現場發現一名尚未死亡的襲擊者,這位襲擊者大腿中槍,但沒有生命危險。

瑪蘇親自來到這人面前,用眼睛盯著那人,“你是賽萊的人?”

那人面露恐懼,“對不起,夫人。”

瑪蘇立即明白了。

“把他帶下去,先給他治傷,然後撬開他的嘴。”

“瑪蘇女士,這個人恐怕得由我們的部隊帶走,審問後,我們會與您聯絡,把審訊結果告訴您的。”

馬奎不能允許東枝城還有私刑,本身,私人武裝勢力和民間槍支,也不能存在,但現在看來,還得一步步來。

馬奎叫人把受傷的襲擊者帶走。

“瑪蘇女士,以後您的安全由我們撣邦革命軍負責,您放心,我們會保證您的安全。”

馬奎帶著人離開,留下部分人在瑪蘇住處附近駐守。

經連夜審訊襲擊者,瞭解了襲擊事件的真相。

原來,帕基索被捕後,勃歐族獨立組織解散,後在勃歐族人群中逐漸形成兩種主張和兩個派別。

一派主張堅持武裝鬥爭,爭取從緬甸統治中獨立;另一派則主張與緬甸政府合作,透過協商的方式,爭取民族權利。

獨立派的領袖叫賽萊,他在東枝附近建立了秘密的武裝組織。

合作派的領袖就是瑪蘇,她希望透過和政府協商,換來政府釋放帕基索。

撣邦革命軍進入東枝城之後,獨立派將鬥爭目標對準撣邦革命軍,而合作派因尚未與撣邦革命軍接觸,對撣邦革命軍尚未了解,對以後的策略並未確定,尚在觀望之中。

本身這應該是勃歐族民族解放勢力實現和解的最佳時機,但獨立派領袖賽萊卻堅持要趁東枝局勢混亂之際除掉瑪蘇,讓合作派群龍無首,獨立派自然成為勃歐族唯一解放組織。

而在馬奎離開瑪蘇家之後發起攻擊,則完全是偶然。

這樣事件讓馬奎認識到,表面上風平浪靜的東枝城,實則複雜無比。

而撣邦革命軍對東枝的控制力度,則遠遠不夠。

馬奎將情況彙報給朱江。

朱江和陳明禮商量後,認為東枝的情況非常複雜,必須從長遠考慮。

給馬奎回電:要控制東枝,必須取得勃歐族民心;要取得勃歐族民心,需爭取勃歐民族領袖認同;策略是扶持合作派,打擊獨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