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白卻不加理會,繼續說道:

“廖教授雖說是心血管內科方面權威,但您也飽受這方面疾病折磨吧!”

“心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好像是個這名詞沒錯,如果按您現有治療方案,是打算植入心臟支架,不斷服用預防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呢?還是乾脆保守治療,長期服藥防止心血管堵塞梗死呢?”

“現在是在評審你的藥物是否能做臨床應用!”

那位廖教授沒有直接回答他的提問。

其實他沒法回答,因為兩種常規治療都屬於治標不治本,並未真正改善心血管存在的隱患。

丁白瞧著他,自信滿滿說道:“如果我告訴您,如果我親手幫您治療,再加上我研究出來的藥物,能在三天內讓你完全恢復健康,徹底擺脫心臟疾病,你會不會在此次評審上,第一個簽字?”

廖教授有些尷尬。

他當然不信一個嘴上無毛的年輕人能有這種水平,但從受評方提交來的動物實驗資料來看,確確實實又起到了治癒效果,這又讓他心動不已。

“這不符合評審流程,即使我們同意了你們的臨床試驗,首先也會有一場雙盲實驗來摒除藥物以外的因素,你的親手治療,肯定不符合雙盲要求。”

他還是口頭拒絕了這個提議。

主持會議的藥監領導突然開口:

“按照上級頒發的中醫藥振興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在不違反現有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我倒有點不同意見。”

評審專家畢竟只是藥監請來,稽核新藥實驗程式是否具有可行性的參與者,真正拍板定案的,是行政部門管理者,他們的簽字蓋章才是關鍵。

既然人家領導開了口,又搬出了國家制訂的方針,這頂大帽子下來,評審專家們也不好當面反駁,只能靜靜聽著。

“受評單位的配方提供者既然提出了這種請求,各位權威專家不妨看一看他所展示的神奇醫術。”

一位以中醫研究聞名的教授首先附和了領導提出的方案。

這也算不上他拍領導馬屁,畢竟這些年中醫在醫學領域經常遭受來自西方打壓,甚至國外一些製藥機構,有組織的透過一些領先的權威認證機構和醫學研究所,為國內學者提供平臺、輸送利益,有目的,有組織的打壓國內中醫細緻化研究。

中醫學者在這方面憋了不少悶氣。

在座血管病症權威專家中,就有好幾位在網上提出過中醫無用論,恰好他們也都有過海外鍍金的經歷。

說他們純粹是在學術方面發聲,網上不少清醒的網友就第一個不答應。

原本對中醫藥嗤之以鼻的專家們也不好跟藥監領導唱對臺戲,只能來個悶不作聲,既不表態,也不反對。

“各位既然沒意見,我們就把評審會延長,用實際操作來證明這個藥,確實能達到臨床試驗要求。”

評審領導當面拍板,誰還能說半個不字。

“那就挑廖教授所任職醫院,你來提供病人名單,最好找個重症患者,看看我們這位小丁神醫,能不能用他的藥,三天內將病人治癒。”

會議室內應和聲寥寥。

丁白起身說道:“如果單純用藥,需三個階段,三個不同療程的藥物,每十四天一個階段,我提出的三天,是輔以針灸,催化藥物起效過程,只有這樣,才可能三天見效。”

廖教授不住冷笑,“這樣如何確定起效的是藥物?人體本來就是個至今無法完全解密的生物構造體,有時候心理在治療上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了治療本身。”

丁白麵不改色,“如果廖教授覺得這不可行,當我沒說,就請在座領導延長期限為一個半月,我的建議是由第三方主導一個雙盲藥物試驗,這樣大家都會見證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