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八卦(1)(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一章節我們開始講詳解八卦,分為兩個章節完成講解。
一:八卦的起源
《周易·繫辭下》記載,遠古伏羲氏觀天象、察地理,研究鳥獸紋理與自然規律,以身體為法則,參考外物變化,創作了八卦。這是中國文化中最古老的符號系統之一,體現了人類對宇宙萬物的探索與總結。八卦最初用於解釋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的執行規律,逐漸成為一套獨特的哲學體系。
八卦起源的三種不同觀點:
1. 伏羲畫卦說:傳說伏羲氏在甘肅天水卦台山觀天察地而創作八卦。
2. 筮數演化說:學者張政烺認為,八卦源自戰國時期的數字卦,逐漸由複雜的筮數演變成陰陽符號,進一步形成抽象的八卦體系。
3. 天文學起源說:劉林鷹主張,八卦最初源自天文觀測,六卦體系演化為完整的八卦,這種觀點強調其與天文學和自然變化的關係。
無論哪種說法,都反映了八卦誕生的深厚歷史與文化背景。它起源於古人對自然的觀察,並透過符號記錄天文、地理與人事的規律。
二:八卦的基本構成
八卦由三個爻組成,每個爻分為陽爻“—”和陰爻“- -”。
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共生成八種基本符號: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三:八卦說明
乾:象徵天,代表陽剛之氣,位居南方。
坤:象徵地,代表柔順之性,位居北方。
震:象徵雷,主動態之始,位居東方。
巽:象徵風,表示滲透之力,位居東南方。
坎:象徵水,代表險中求生,位居北方。
離:象徵火,象徵光明溫暖,位居南方。
艮:象徵山,主止息安穩,位居東北方。
兌:象徵澤,象徵喜悅之意,位居西方。
四:八卦的意義
八卦不僅是一種符號體系,還包含深刻的哲學思想:
1. 宇宙觀:八卦以太極為本源,體現了陰陽二氣的對立與統一。透過兩儀(陰陽)、四象(少陽、少陰、太陽、太陰)到八卦,描述了宇宙的生成與變化。
2. 時間與空間的表達:八卦結合天文觀測與地理位置,劃分時空,記錄季節、方位與節律的變化。
3. 萬物相生相剋:八卦結合五行學說,描述了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解釋了自然與社會的執行規律。
五:八卦的象徵與應用
八卦象徵宇宙萬物,它透過符號形態展現天地、人事、物象之間的關係:
在家庭中:
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
在自然界:
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
在人體:
乾為頭,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八卦作為象徵系統,不僅用於占卜和風水,還廣泛影響中醫學、武術、音樂等領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
五:八卦的實際運用
八卦在占卜中的應用
八卦最初作為占卜工具,用於預測自然災害、戰事成敗、個人命運等,被視為了解未來和解決疑難的重要方法。在占卜中,八卦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為具體問題提供答案。占卜的方法主要包括:
1. 蓍草佔法:最古老的占卜方式,利用蓍草取象,逐步推演出卦象。
2. 銅錢佔法:使用三枚銅錢,透過正反面決定陰陽爻,組合成卦。